[发明专利]摩擦辊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06465.9 | 申请日: | 2015-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3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宋省勋;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江鹏飞;景军平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摩擦辊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摩擦辊包括摩擦布和圆柱形的辊体;所述摩擦布的表面布置有毛簇的阵列;所述摩擦布倾斜地缠绕在所述辊体的圆柱面上,从而增加所述毛簇产生的摩擦轨迹的密度。本发明利用倾斜地缠绕在摩擦辊辊体表面的摩擦布,在进行摩擦取向的过程中,可以在不增加现有摩擦布的摩擦毛簇密度的前提下,增加摩擦轨迹的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擦辊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摩擦(Rubbing)取向技术一直以来是液晶显示制造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取向技术,工艺成熟可靠。摩擦取向技术的实质是将取向膜材料涂敷在基板上,固化后形成取向层,后利用摩擦布按照一定的方向对所述的取向膜进行摩擦,使得取向膜分子侧链按照一定方向排列,进而使得液晶分子按照取向膜上分子侧链的方向有序排列,使得填充在阵列基板和(或)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有序排列。
市售的摩擦布具有固定的尺寸和摩擦毛簇分布。一般来说,如图1所示,市售的摩擦布100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其表面布置有以矩阵的形式布置的多个毛簇101,用于摩擦取向。典型地,市售的摩擦布以其长边平行于摩擦辊的轴线的方式缠绕在摩擦辊上。现有条件下,想要提高摩擦取向的线密度需要选用具有更高的摩擦毛簇密度的摩擦布。然而,为了获得高密度、高品质的摩擦布,开发周期较长,技术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摩擦辊及其制作方法,从而在不增加现有摩擦布的摩擦毛簇密度的前提下,增加摩擦轨迹的密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摩擦辊,所述摩擦辊包括摩擦布和圆柱形的辊体;所述摩擦布的表面布置有毛簇的阵列;所述摩擦布倾斜地缠绕在所述辊体的圆柱面上,从而增加所述毛簇产生的摩擦轨迹的密度。
本发明利用倾斜地缠绕在摩擦辊辊体表面的摩擦布,在进行摩擦取向的过程中,可以在不增加现有摩擦布的摩擦毛簇密度的前提下,增加摩擦轨迹的密度。
较佳地,所述摩擦布具有矩形形状;所述毛簇的阵列为矩形阵列,所述毛簇构成的行和列分别平行于所述摩擦布的相邻的两个边;以及,其中所述摩擦布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圆柱面的母线形成预定的角度θ。
较佳地,所述摩擦布的宽度为:辊体的周长×cosθ。
较佳地,其中0<θ≤30°。
较佳地,所述角度θ=10°。
较佳地,所述角度θ=20°。
较佳地,所述角度θ=30°。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作摩擦辊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摩擦布和圆柱形的辊体;所述摩擦布的表面布置有毛簇的阵列;以及
将所述摩擦布倾斜地缠绕在所述辊体的圆柱面上,从而增加所述毛簇产生的摩擦轨迹的密度。
本发明利用倾斜地缠绕在摩擦辊辊体表面的摩擦布,在进行摩擦取向的过程中,可以在不增加现有摩擦布的摩擦毛簇密度的前提下,增加摩擦轨迹的密度。
较佳地,所述摩擦布具有矩形形状;所述毛簇的阵列为矩形阵列,所述毛簇构成的行和列分别平行于所述摩擦布的相邻的两个边;以及,其中所述摩擦布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圆柱面的母线形成预定的角度θ。
较佳地,当所述摩擦布的原始宽度等于所述辊体的周长时,在将所述摩擦布倾斜地缠绕在所述辊体的圆柱面上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所述摩擦布的宽度裁剪为:辊体的周长×cosθ。
较佳地,其中0<θ≤30°。
较佳地,所述角度θ=10°。
较佳地,所述角度θ=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64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