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道路设置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05920.3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8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黄世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世崇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532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 设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设置法,尤其是交叉路口的道路设置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红绿灯约束的交叉路口,丁字和人字路口都是两个方向的戟形拉锯式疏通而不能向后行走,戟形轮回式的十字路口可向三个方向但也不能向后行走,立交十字路口则可向后但又不能向左行走。
研究发现,突破路面功能障碍必须跨建弧形公路或透建弧形遂道及建路面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提供交叉路口道路设置法,以健全路面疏通功能.
本发明有跨建弧形公路或透建弧形遂道及建路面桥和波浪式路面而组成.其特征是:交叉路口不设红绿灯,先在它的每条路面各跨建一条弧形公路或各透建一条弧形遂道,突破路面功能障碍;然后在与它相连的每条路面都建一座人与两轮车共用的路面桥,达人、车分道目的;还在立交十字路口的每条路面都设出入路段共三段、三条车道的弧形路出入口共两个,人字和丁字路口都是总共设出入口共四个、出入路段共三段而缓冲路况;以及建波浪式路面而调合出入口、立交桥、路面桥。
本发明用跨建弧形公路或透建弧形遂道和建造路面桥及设置出入路段的方法,达到路面功能健全、动态持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立交十字路口示意图;图2丁字路口示意图;图3人字路口示意图。
透建弧形遂道和跨建弧形公路的附图一模一样,只是弧形线是虚线罢了,故不再描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有跨建弧形公路或透建弧形遂道及建造路面桥和波浪式路面而组成。其
特征是:交叉路口不设红绿灯,在它的每条路面各跨建一条弧形公路或各透建一条
弧形遂道,突破路面功能障碍;与它相连的每条路面都建造一座路面桥,达人、车分道目的;立交十字路每条路面设三条车道的弧形路出入口共两个、出入路段共三段,以缓冲路况;为调合路桥、立交桥、出入口而必须建波浪式路面。如图1所示,一长一短两个长方形组成的立交十字路口示意图,长图代表桥面,短图代表桥底,四条路面共标有二十四条短线,每两条短线夹的字母代表该段路段,即A、B、C、D、E、F、G、H、I、J、K、L路段,O是代表四条弧形路线出口的公用字母,即OQ、OV、OX、OM,四条路面桥SP、PY、SR2、R2Y是人行道RR3、UZ、WR1、NT的枢纽,两个箭头连接的线段代表被桥面遮掩的部分,短箭头代表车辆分流的标记,长箭头代表车辆合流的标记,每个箭头后侧的短线代表障碍物。如图2所示,一长一短两个长方形组成的丁字路口示意图,两条路面六条短线共夹三个字母,每两条短线夹的字母代表该段路段,即E、F、G路段,箭头代表车流方向,两条弧形公路线是AB、CD,粘合线段的一端为出口,两条连接的路面桥XU、UH连接人行道HZ、ST而连通两条路面,每个箭头后侧的短线代表障碍物。如图3所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组成的人字路口示意图,两条路面共六条短线,每两条短线夹一个字母代表该段路段,即K、Y、X路段,箭头代表车流方向,两条弧形公路线是MN、ST,粘合线段的一端为出口,两条连接的路面桥AB、BD连接人行道DE、RH而连通两条路面,每个箭头后侧的短线代表障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世崇,未经黄世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59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节能环保型沥青混凝土再生机
- 下一篇:纸塑制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