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视频监控系统互联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05302.9 | 申请日: | 2015-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1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 发明(设计)人: | 秦勇;彭怀军;贾利民;董宏辉;祝凌曦;杨艳芳;唐堃;于革;谢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朱琨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视频 监控 系统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视频监控、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视频监控系统互联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自注册模块、目录资源上报模块、信令接收与处理模块和媒体转发模块;本发明方法将本发明装置作为铁路既有视频系统的一部分存在于接入节点中,视频系统通过代理装置与区域节点联通,代理装置直接负责管理其管理辖区域内的摄像头、摄像头资料以及数据转发与分发工作,相当于代管摄像头资料,并代理摄像头与其他视频终端进行联系,从而实现在B/S(浏览端/服务端)、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下对既有视频系统的配置、巡查和视频浏览等功能,满足大型的可互联互通的视频监控和视频指挥调度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视频监控、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视频监控系统互联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对铁路运输的要求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能力日益提高,对铁路运输安全的要求也就越高,而视频监控由于实时性、直观性能,在铁路安防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铁路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各个业务部门分别进行建设,视频监控的范围仅局限于各自部门范围之内,各业务部门之间没有直接沟通,存在着重复投资的现象,即使出现通过互联网实施的视频监控,其应用范围小,功能也比较单一,多数只能观看某一路视频画面和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不便于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的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构建全路范围内统一的铁路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互通平台。
各视频监控系统之所以无法有效“沟通”,其原因在于每个系统采用不同厂家生产制造的技术、设备和标准。不同的设备、标准造成系统间的通信语言,即信令、数据格式,都存在差异。因此,构建铁路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互通平台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解决异构视频系统与平台对接的问题,即统一平台内使用的信令、数据格式标准。对于已经完全实现标准化的视频系统而言,可直接实现视频系统接入操作;而对于既有的铁路视频系统而言,无法实现完全标准化,需要按照其标准完成信令、数据格式的转化。在我国,既有的视频系统相关设备基数较大,如何在现有的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基础上,找到一种部署灵活、扩展性强、不影响原有系统稳定性的视频系统接入技术成为首要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铁路视频监控系统互联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自注册模块、目录资源上报模块、信令接收与处理模块和媒体转发模块;所述装置与若干个既有铁路视频系统相连,既有铁路视频系统通过装置实现与互联互通平台对接;
所述自注册模块采用SIF方式,包括自注册功能、获取通讯模板功能和释放资源功能;装置在启动时,由自注册功能完成装置在互联互通平台相关服务器中的注册,通过注册将装置连入互联互通平台中;在注册成功后,通过获取通讯模板功能获取当前互联互通平台中的通信模板,为信令、数据转换工作获取标准;装置退出时,由释放资源功能释放管辖内所有资源;
所述目录资源上报模块,采用XML方式描述目录信息,并通过SIP协议以多包的形式发送,包括资源上报初始化功能、上报状态查询功能、添加上报信息功能和变更上报信息功能;首先由资源上报初始化功能将需要上报的资源初始化,并按照封包大小要求对上报资源的数据进行打包;其次上报状态查询功能对当前装置和网络的状态进行查询,确保在装置可发送和网络不阻塞的情况下发送;最后通过添加上报信息功能将需要添加的信息资源存入缓存区,并完成上传工作,上报成功后,清除缓存内的信息;同时,在资源上报的过程中,可通过变更上报信息功能更改添加上报信息功能的状态,包括取消上传、新增上传和强制上传三类操作,其中,强制上传的操作要求资源立刻上报,此时网络会被强制占用,强制上报后,缓存会立刻清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53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语音远程控制的监控终端装置
- 下一篇:呼叫应答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