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由转动式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4785.0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7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朱世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世龙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32;H02J7/02;G05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迎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12 | 代理人: | 张群峰 |
地址: | 461500 河南省许昌市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由 转动 摄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自由转动的(监控)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场合下均需要能够转动的监控摄像头以扩大监控范围。现有的可转动式摄像装置通常由于供电以及传输信号所需的电线和电缆限制,只能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回转而无法自由转动例如360°或更大角度,否则将会导致电线/电缆缠绕或绞断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由转动式摄像装置,其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由转动式摄像装置,包括:
驱动器,具有驱动器壳体和从驱动器壳体向外伸出并且相对于驱动器壳体可旋转的动力输出轴;
第一互感部件,具有第一环形互感线圈且固定于驱动器壳体;
第二互感部件,具有第二环形互感线圈且固定于驱动器的动力输出轴,其中第一环形互感线圈和第二环形互感线圈设置成沿驱动器的动力输出轴方向彼此面对并且相对于彼此可自由转动;以及
摄像头,固定于驱动器壳体和驱动器的动力输出轴之一上。
本发明的这种可相对自由转动的互感线圈布置结构简单方便地解决了自由转动式摄像装置的供电问题。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环形互感线圈和第二环形互感线圈为圆环形互感线圈并且同轴(于驱动器的动力输出轴)布置。这种基本对应的圆环形互感线圈布置结构可以保证无论如何相对转动,感应电流都将非常稳定。
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第一环形互感线圈和第二环形互感线圈的匝数可以相同或不同,从而使得相应的输入和输出电压可以相同或不同,由此根据需要实现变压或不变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环形互感线圈用于连接外部交流电源,第二环形互感线圈用于给待固定于驱动器的动力输出轴上的摄像头供电,其中驱动器壳体相对于外部交流电源静止不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环形互感线圈用于连接外部交流电源,第一环形互感线圈用于给待固定于驱动器壳体上的摄像头供电,其中驱动器的动力输出轴相对于外部交流电源静止不动。这种电机壳体转动而动力输出轴静止不动的布置方式不但构思独特而且尤其适用于在特定应用场合(例如电机壳体可兼作安装座的场合)下简化安装结构。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驱动器可以是电机或风力驱动机构等。在风力驱动的情况下,装置结构可以更加简单且节省能源。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驱动器为电机,并且第一环形互感线圈还用于给电机供电。这种多用途供电方式可以更加方便和节能。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电池例如可充电电池或干电池等其它手段为电机供能。感应电流还可以进一步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互感部件具有由软磁材料(铁芯)制成的第一线圈座,并且第一环形互感线圈位于第一线圈座中;第二互感部件具有由软磁材料制成的第二线圈座,并且第二环形互感线圈位于第二线圈座中。这种情况下,优选第一线圈座和第二线圈座面对面隔开设置并且将第一环形互感线圈和第二环形互感线圈封装在其中。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第一线圈座具有用于收纳第一环形互感线圈的第一环形凹槽,并且第二线圈座具有用于收纳第二环形互感线圈的第二环形凹槽。本发明的这种封闭式结构具有更强的电磁聚集效应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电流感应效率。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驱动器的动力输出轴从驱动器向外伸出的方向上,第二环形互感线圈在第一环形互感线圈的外侧。这种结构显然更便于安装摄像头且更加紧凑。在这种结构中,驱动器的动力输出轴通常自由穿过第一环形互感线圈或第一线圈座并且固定于第二线圈座,例如与第二线圈座的中心孔过盈配合或与第二线圈座焊接或栓接等。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驱动器的旋转部分(非静止不动部分)上设置电路板,以将相应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转换成所需功率的交流电或直流电。
此外,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监控摄像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有无线接收器的控制系统,(监控)摄像头上安装有无线发射器;这样可以通过局域网在控制系统和摄像头之间传递信息。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通信电缆所带来的不利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自由转动式摄像装置,包括:
驱动器,具有驱动器壳体和从驱动器壳体向外伸出并且相对于驱动器壳体可旋转的动力输出轴;
电能发射器,固定于驱动器壳体和动力输出轴之一;
电能接收器,固定于驱动器壳体和动力输出轴之另一并且能够相对于电能发射器自由转动;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世龙,未经朱世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47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