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自动阻焊对位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04616.7 | 申请日: | 2015-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3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方德;谢桂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欧视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G03F7/20 |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7 | 代理人: | 王坚强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自动 对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CB板制作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半自动阻焊对位机构。
背景技术
半自动阻焊曝光机是PCB板阻焊图形转移的设备,将PCB板贴附好感光膜后,PCB板与要转移图形的底片通过精准对位后进行曝光。
在半自动阻焊曝光机中,其对位机构的精准度直接影响曝光结果,影响成品的优劣,因此必须不断增强对位机构的性能。
现有技术中,已经有采用UVW平台作为对位机构,提高对位精准度,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日:CN203433265U,授权公告日:2014.02.12)公开了一种基于CCD对位系统的曝光机,其对位机构采用的就是UVW平台;另外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179855U,授权公告日:2013.09.04)公开了一种UVW对位平台,包括马达、联轴器、丝杆、滑块、工作平台。
上述UVW对位机构均是采用旋转马达的正转与反转,然后通过联轴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能带动滑台移动,滑台实现工作平台工作对位。
但是旋转马达的正转与反转在切换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以及动作间隙,严重影响对位的精确性,而且对位速度也受到影响,对位速度慢。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半自动曝光机及其半自动阻焊对位机构,解决现有对位机构对位速度慢,且精确度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半自动阻焊对位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UVW平台、控制UVW平台升降的升降装置、用于放置PCB板的贴合装置;所述UVW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自动调节交叉滚柱轴承、X1轴驱动交叉滚柱轴承、X2轴驱动交叉滚柱轴承、Y轴驱动交叉滚柱轴承,并共同驱动连接一工作平台;所述X1轴驱动交叉滚珠轴承、X2轴驱动交叉滚柱轴承、Y轴驱动交叉滚柱轴承均连接有直线马达,通过直线马达驱动。
所述UVW平台各轴位移计算方法:X1轴驱动交叉滚柱轴承的计算公式:
δX1=R cos(δθ+θX1+θ0) - R cos(θX1+θ0);X2轴驱动交叉滚柱轴承的计算公式:
δX2=R cos(δθ+θX2+θ0) - R cos(θX2+θ0);Y轴驱动交叉滚柱轴承的计算公式:
δY=R sin(δθ+θY+θ0) - R sin(θY+θ0);
其中,δX1为X1轴的相对送进量;δX2为X2轴的相对送进量;δY为 Y轴的相对送进量;θX1为连接在X1轴上的交叉滚柱轴承中心的角度位置;θX2为连接在X2轴上的交叉滚柱轴承中心的角度位置;θY为为连接在X1轴上的交叉滚柱轴承中心的角度位置;θ0为计算动作前的工作台角度;δθ为工作台旋转角;R为通过连接在各轴上的交叉滚柱轴承中心的假设圆的半径。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若干驱动杆、一个驱动板,所述驱动杆一端连接UVW平台,另一端连接驱动板,所述驱动板联动连接一个驱动马达;所述底座底部还连接若干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绕底座底部中心均匀分布。
还包括支撑架、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固定板设有与驱动杆适配的定位套;所述驱动杆套在定位套内,与定位套滑移配合。
所述固定板底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导轨,所述驱动板上设有与导轨滑移配合的滑块,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在安装座上,并通过一丝杆与滑块连接。
所述安装座两侧分别设有缓冲装置,包括位于驱动板上侧的上缓冲组件以及位于驱动板下侧的下缓冲组件,所述上缓冲组件与下缓冲组件之间间距为驱动板的最大移动距离。
所述贴合装置包括用于放置PCB板的置料平台,所述工作平台设有与置料平台贴合并带动置料平台对位的第一位置以及与置料平台分离的第二位置。
所述置料平台底部固定有若干铁块;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位置与铁块对应,且略大于铁块;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电磁铁,所述工作平台与置料平台贴合时,电磁铁与铁块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电磁铁两端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工作平台底部设有若干第二连接件,并固定安装在安装槽的两端位置;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相互对应的螺栓孔,并通过螺栓连接。
置料平台底部设有顶针装置,所述顶针装置设置在靠近底部其中一侧侧边的位置;所述顶针装置包括顶针、顶针座、顶针弹簧,所述顶针座固定在置料平台底部,所述顶针一端设置在顶针座上,并与顶针弹簧相抵,另一端穿过置料平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采用直线马达直接实现各轴相对送进量,与现有旋转马达与丝杆的组合相比,动作无间隙,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阻焊对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欧视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欧视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46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