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薯育秧种植一体化综合创新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04218.5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3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胜民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66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薯 育秧 种植 一体化 综合 创新 技术 | ||
技术领域
栽种红薯每年都分为早晚两种:早的在每年的四月中旬至五月中上旬,这时的时节是春天,所以叫春薯,春薯栽种用的红薯秧苗只有一种,都是在前一年种的红薯块储存到春天,先把红薯块栽种在育秧的火炕上,培上土,喷撒水,盖上棉被或草被衫子,保温,烧火增加温度,且将温度控制适宜,一般为16-28℃,促使薯块发芽生长,等到芽苗长到一定程度,一般有六个展开叶时,即可将芽苗拨下,栽种在提前起好垄的埂上;晚薯一般在六月的十五日至七月五日,这时已到了夏季时节,所以叫它夏薯。又因为它的薯秧多采用春薯蔓做秧,所以也叫蔓子薯。栽种夏薯时,有两种薯秧可供选用,一种是人们种春薯最后剩下的红薯秧,也叫炕底子,它是薯块芽苗最晚最后的芽苗。还有一种就是从最早的春薯上长出的红薯蔓上剪下几根,然后再剪成一段一段的,一般三个叶节到六个叶节为宜,因为栽种夏薯时有两种薯秧可以选用,人们自然会比较这两种薯秧苗的好赖,从外观来看红薯块芽苗秧子又细又小,叶片也不粗壮(也就是炕底子的红薯秧子),春薯生蔓长出的秧子又粗又壮,叶片肥大,而还比红薯块发芽的秧苗粗壮数倍,有的甚至粗壮重量到达十倍,如果把这两种薯秧苗同时栽种在地里,我们又会发现用红薯蔓剪成段栽种的红薯成活率太高了,可达百分之百,生根快发芽快,生长快,抗旱,抗灾抗病虫害能力很强,爱结薯,结的多,结的大,产量高,易丰产,丰收。所以人们也多采用早春薯蔓秧栽种,去年六月二十五日我就采用蔓秧栽种了一些红薯,长的很好,没有特殊的培养管理过,才只生长了四个月的时间,有的单株长了八斤多。而用薯块发芽长出的芽秧它就没有这样粗壮,成活率也低一些,发芽生根慢,抗旱抗灾,抗病虫害能力差,结薯产量都比不上用红薯蔓剪段做红薯秧种的红薯,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总体衡量,二者各有优缺点,首先是用红薯块储存发芽做秧苗的最大优点是红薯秧成熟的早,下来的早,可使红薯栽培提前到四月份(如果四月上、中旬栽培十月中、下旬收获),可使红薯生长期延长到七至七个半月,这为红薯的增产丰产奠定了基础。也是丰产增产的先决条件;缺点是费时、费工、费红薯种块,费储存费用,浪费很多的鲜红薯,成本高。秧苗弱小,如果用春薯栽种早的红薯棵上剪下一部分蔓子做红薯秧栽种优点是:秧苗粗壮,成活率高,发芽快,生长快,抗旱,抗病虫害性能强。节省鲜红薯,长的红薯多,增产增收。缺点是:秧苗成熟的时间晚,只能是在六月中、下旬至七月上旬栽培,这比春薯种植晚了两个多月了,这又是一个提高产量的致命的缺点,而且从早种植的春薯棵上剪下一部分蔓子来,也使春薯受到一定的损伤,对丰产受到一定影响。如何解决薯农种春薯能有粗壮强壮的红薯蔓秧是提高红薯产量品质的关键技术,也是大幅度的提高薯农经济收入的关键问题。怎样才能既不浪费鲜红薯,又能提高红薯秧苗的质量变废为宝的更能使种上的红薯增产丰产一直是我研发追寻的目标。记得大概是在1958年吧!村里集体养猪,在我家的房基地上建了养猪场,为了给猪储存饲料,挖深坑将秋天收获后的红薯蔓铡成一段一段的放在坑里埋上,春天刨出来喂猪。1960年左右,村里的养猪场解散了。房基地又归还了我们,春天,我在平整房基地时,偶然发现坑里还有很多一段一段鲜活的红薯蔓,这在我的思想上蒙发了一个怎样储存保存秋季的红薯蔓到春天做种秧苗的想法。当时,我设想挖一个长方形深度在两米的菜窖,长方形的口上盖上玻璃透光,又保温又能照到阳光,把红薯蔓的根埋在菜窖底的土里,让红薯蔓能见到阳光。或者将红薯蔓储存,保存在菜窖里第二年春天再把这些薯蔓剪成一段一段的栽种红薯。那时根本没有温室大棚。但是,那时由于我是个正在读初中、高中的学生,后来又参加了工作进了工厂,也就一直拖延着这个跨世纪的研究工程。
背景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胜民,未经陈胜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42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阜阳西部地区有机水稻种植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七立体栽培设施及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