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件夹具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03375.4 | 申请日: | 2015-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8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天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速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00 | 分类号: | B25J1/00;B25J1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工件夹具。
背景技术
用以装夹物品的装置叫做夹具,目前夹具在生活及工业中的应用很普遍,有些工件操作人员不能直接进行接触分拣,而现有的分拣设备体积大,携带不方便,同时当工件掉落到死角时,操作人员则无法取出该工件,给生活及工业带来不便和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工件夹具,解决了工件掉落死角难取出的问题,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携带和收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工件夹具,包括手爪本体,所述手爪本体为中空结构,其顶端开设有手爪通孔、底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传动轴穿过手爪本体连接有凸轮,该凸轮设置于手爪本体内;所述凸轮与手爪本体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套设有手爪连接杆与第一弹簧,所述手爪连接杆远离滑杆的一端固定有手爪;还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位于第一连接管内,且第三连接杆上固定有卡座、第二弹簧、抵挡块,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卡座的上部并位于抵挡块与卡座之间;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部与电机相连接、另一端部固定有一锥套,所述锥套设置于卡座的底部,所述锥套的最宽处设置有四个钢珠,所述四个钢珠设置于锥套与卡座底部之间;所述卡座的上部设置于第一连接管内,卡座的下部设置于第二连接管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爪上设置有防滑垫。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轮的形状为椭圆曲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锥套的形状为上小下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截面为正方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呈圆环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夹具稳定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方便携带和收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工件夹具,包括手爪本体1,所述手爪本体1为中空结构,其顶端开设有手爪通孔2、底端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传动轴4穿过手爪本体1连接有凸轮5,该凸轮5设置于手爪本体1内;所述凸轮5与手爪本体1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滑杆6,所述滑杆6上套设有手爪连接杆7与第一弹簧8,所述手爪连接杆7远离滑杆6的一端固定有手爪9;还包括第一连接管10、第二连接管11、第三连接杆12,所述第三连接杆12位于第一连接管10内,且第三连接杆12上固定有卡座13、第二弹簧14、抵挡块15,所述第二弹簧14设置于卡座13的上部并位于抵挡块15与卡座13之间;所述第三连接杆12的一端部与电机3相连接、另一端部固定有一锥套16,所述锥套16设置于卡座13的底部,所述锥套16的最宽处设置有四个钢珠17,所述四个钢珠17设置于锥套16与卡座13底部之间;所述卡座13的上部设置于第一连接管10内,卡座13的下部设置于第二连接管11内。具体实施时,手持第二连接管11,推动手爪本体1向第一连接管10推力,在推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三连接杆12,使得锥套16向卡座13底部移动,钢珠17向内收缩,实现了第一连接管10在第二连接管11中的移动,去除推力后,第二弹簧14的回复弹力通过抵挡块15推动第三连接杆12,使得锥套16远离卡座13底部,钢珠17向外撑开,将第一连接管10在第二连接管11的任意一处固定;当把夹具调节到所需的长度时,用电机3带动凸轮5,使得手爪连接杆7可以沿着滑杆6来回运动,同时由于第一弹簧8的弹性作用力,使得手爪9能够抓取住所需要的工件。
本发明优选所述手爪9上设置有防滑垫18,防止工件抓取后掉落。
本发明优选所述凸轮5的形状为椭圆曲线,利用椭圆曲线的特性,椭圆曲线接近长轴的部分曲线较陡,而接近短轴的部分曲线较平滑,当手爪9抓取工件时,也就是椭圆从曲线的长轴向椭圆的短轴运动,由于开始曲线较陡,手爪9动作较快,但接近工件时椭圆曲线处于较平滑的一段,手爪9运动的速度较小,这就保证了夹持工件的动作轻柔,不会损坏工件。
本发明优选所述锥套16的形状为上小下宽,所述第一连接管10与第二连接管11的截面为正方形,且四个钢珠17位于正方形的四个角上,通过锥套16和四个钢珠17牢牢卡住第二连接管11,方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速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速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33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