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除氨基树脂车间废水中乙醇、异丙醇和辛醇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02982.9 | 申请日: | 2015-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4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兰 |
| 主分类号: | C02F1/54 | 分类号: | C02F1/54;C02F1/56;C02F101/34;C02F103/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氨基树脂 车间 水中 乙醇 异丙醇 辛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氨基树脂车间废水中乙醇、异丙醇和辛醇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氨基树脂是指含有氨基的化合物与醛类(主要是甲醛)经缩聚反应制得的热固性树脂。它用于涂料的氨基树脂必须经醇改性后,才能溶于有机溶剂,并与主要成膜树脂有良好的混容性和反应性。氨基树脂必须用醇类醚化后才能应用于涂料,所用的醇类主要有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和辛醇。用甲醇醚化的树脂仍具有水溶性,用乙醇醚化的树脂有醇溶性,而用丁醇醚化的树脂在有机溶剂中则有较好的溶解性。氨基树脂生产车间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醇类物质,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入环境。
目前含醇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化法、化学法和生化法。其中化学法的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实际生产。生化法处理时间相对较长,且醇类含量过高会导致微生物失活。物化法中常用混凝沉淀法、气提法、萃取法和吸附法,其中气提法和萃取法适用于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生产线,设备成本较高;吸附法主要是用于低浓度含醇废水的处理,最常用的吸附剂为活性炭,处理能力较差;而混凝法,对于水溶性的醇,现有混凝剂的效果是比较的差的,废水中的醇主要是靠混凝沉降中产生的絮体所具有的吸附作用而被去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去除氨基树脂车间废水中乙醇、异丙醇和辛醇的方法,它能与水中的乙醇、异丙醇和辛醇作用,形成络合物沉淀,通过过滤去除,具有低毒、无环境污染,去除率高,适用范围广,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为:一种去除氨基树脂车间废水中乙醇、异丙醇和辛醇的方法:
步骤一:向废水中投加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
1,3,3-三甲基-2-氧杂二环[2.2.2]辛烷10-22份,
1,8二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15-23份,
S(-)-2-氨基-6-正丙氨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二盐酸盐0.7-1.1份,
4-辛基酚乙氧基化物13-17份,
3’,4’-二羟基-2-(甲基氨基)苯乙酮盐酸盐4-8份,
搅拌10-20分钟后,静置15-30分钟,然后过滤得上清液;
步骤二:向步骤一得到的上清液中投加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
2-甲基-5-(1-甲基乙基)-1,3-环己二烯16-22份,
乙酸4-甲氧基苄酯0.5-1.3份,
6,6,10-三甲基双环-3,1,1-庚-2-烯6-10份,
2-[[1-(3-乙酰硫基-2-甲基丙酰基)吡咯烷-2-甲酰]氨基]-3-苯丙酸2-5份,
聚丙烯酰胺10-20份,
搅拌10-20分钟后,静置15-30分钟,然后过滤得上清液;
步骤三:向步骤二得到的上清液中投加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
黄原胶树脂2-4份,
四氢黄连碱8-12份,
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10-20份,
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4-胍基)-1-丁酯一水合物盐酸盐6-12份,
透明质酸钠盐4-8份,
邻苯二酚约3-9份,
搅拌10-20分钟后,静置15-30分钟,然后过滤得处理后清液;
其中,步骤一至步骤三中添加的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与被处理氨基树脂车间废水的体积之比为50mg/L。
优选的,各物质还可按以下质量分数添加:
步骤一:向废水中投加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
1,3,3-三甲基-2-氧杂二环[2.2.2]辛烷16份,
1,8二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19份,
S(-)-2-氨基-6-正丙氨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二盐酸盐0.9份,
4-辛基酚乙氧基化物15份,
3’,4’-二羟基-2-(甲基氨基)苯乙酮盐酸盐6份,
搅拌10-20分钟后,静置15-30分钟,然后过滤得上清液;
步骤二:向步骤一得到的上清液中投加如下质量分数的物质:
2-甲基-5-(1-甲基乙基)-1,3-环己二烯19份,
乙酸4-甲氧基苄酯0.9份,
6,6,10-三甲基双环-3,1,1-庚-2-烯8份,
2-[[1-(3-乙酰硫基-2-甲基丙酰基)吡咯烷-2-甲酰]氨基]-3-苯丙酸3份,
聚丙烯酰胺15份,
黄原胶树脂3份,
四氢黄连碱10份,
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兰,未经李海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29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热活化的氧化剂去除水中藻类的方法
- 下一篇:卧式絮凝混合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