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塞式空压机活塞装卸检修工艺装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02037.9 | 申请日: | 2015-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4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常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B25B27/14;F04B39/1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项磊 |
地址: | 241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式空压机 装卸 检修 工艺 装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空压设备的技术。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活塞式空压机活塞装卸检修工艺装备。
背景技术
活塞式压缩机工作时,外界动力通过活塞对气体做功,在气体压力升高的同时,有相当多的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致使气缸内的温度长时间处于较高的状态,而活塞的防松螺母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与活塞杆的连接螺纹处就存在很大的预紧力。
在活塞式压缩机停机检修时,用厂家原配的专用工具不能有效发挥其功能,甚至无法实现在设备本体检修平台上的检修作业。检修平台空间有限,无法同时站立较多的检修人员,而且在用杠杆加力时,工具本体上缺少平衡非有效分力的支点,所以没有办法有效利用劳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塞式空压机活塞装卸检修工艺装备,其目的是使检修更方便,减轻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活塞式空压机活塞装卸检修工艺装备,包括螺母套筒;所述的活塞与活塞杆连接;所述的检修工艺装备包括活塞锁紧螺母拆装工具和从活塞杆上拆卸活塞体的工具。
所述的活塞锁紧螺母拆装工具设有套筒、固定压盘;所述的套筒与螺母套筒通过螺栓及螺母连接;所述的套筒通过固定压盘在设备本体上径向定位。
所述的套筒通过轴承在固定压盘上轴向定位。
所述的从活塞杆上拆卸活塞体的工具包括支撑杆、拉杆;所述的支撑杆设有拉杆固定板,所述的拉杆的一端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的拉杆固定板上,另一端与活塞通过螺纹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的支撑杆的端部顶住所述的活塞杆的端部。
所述的拉杆的数量为两件,在其横截面上以支撑杆为中心对称分布。
或者,所述的拉杆的数量为三件,在其横截面上以支撑杆为圆心的圆周上均匀分布。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克服实际操作中的不稳定性,进而减轻劳动强度;增加在高空平台检修的安全系数;此外,减少了不必要的分力损失,同样强度下可以减少人员数量,节约维修时间;大大提高了维修工作的劳动生产率。
附图说明
附图所示内容及图中的标记简要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活塞锁紧螺母拆卸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活塞拆卸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套筒,2、固定压盘,3、螺栓,4、平垫,5、螺母,6、螺母套筒,7、轴承,8、支撑杆,9、拉杆,10、螺母,11、垫圈,12、锁紧螺母,13、活塞,14、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结构,为一种活塞式空压机活塞装卸检修工艺装备,活塞式气体压缩机活塞进行装卸的专用工具。它包括螺母套筒6;所述的活塞13与活塞杆14连接。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使检修更方便,减轻劳动强度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活塞式空压机活塞装卸检修工艺装备,所述的检修工艺装备包括活塞锁紧螺母拆装工具和从活塞杆上拆卸活塞体的工具。
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改变实际操作中的不稳定性,进而减轻劳动强度,解放部分劳动力,增加在高空平台检修的安全系数。此外,由于使用本工具,减少了不必要的分力损失,同样强度下可以减少人员数量,减少维修人员作业量,节约维修时间;减少劳动力的消耗,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在当今的企业发展形势下,大大提高了维修工作的劳动生产率。
本发明包括两大部分:一、活塞锁紧螺母的拆装工具;二、活塞体从活塞杆上拆卸的工具。
一、活塞锁紧螺母的拆装工具:
如图1所示,所述的活塞锁紧螺母拆装工具设有套筒1、固定压盘2;所述的套筒1与螺母套筒6通过螺栓3及螺母5连接;所述的套筒1通过固定压盘2在设备本体上径向定位。
所述的套筒1通过轴承7在固定压盘2上轴向定位。
其中,螺母套筒6是随机专用工具。随机专用工具考虑了专用性,但是忽略了使用此工具的条件,工具具体尺寸不利于装卸时力的传递,而且不利于在机上的维修操作。
活塞锁紧螺母的拆卸与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20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施力的把手
- 下一篇:一种快速拆除废弃芯片有用管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