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报文发送方法、NAT表项建立方法及NAT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510501895.1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0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卢绪山;周倩;彭军;邹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文 发送 方法 nat 建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报文发送方法、NAT表项建立方法及NAT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IPv6的演进及IPv4地址即将耗尽,以及整个产业链的IPv6演进相对滞后,IPv4和IPv6将会长期共存。目前普遍使用的解决方案是规模部署NAT(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设备,通常情况下一个NAT设备都要支持几万甚至更多的用户,当一个用户设备需要向外网发送报文时,需要在相应的NAT设备上建立多个链接,每个链接都需要在相应的NAT设备上建立NAT表项,导致NAT设备存在负担较重、支持的用户较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NAT表项建立方法及NAT设备,能够减少NAT设备的负担,使NAT设备能够支持更多的用户。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包括:
接收内网设备发往外网的正向报文;
根据网络地址转换NAT表项包含的内网设备的私网IP地址、外部端口范围和公网IP地址,将所述正向报文的源地址替换为公网IP地址后发送;
或者,
接收外网发往内网设备的反向报文;
根据网络地址转换NAT表项包含的内网设备的私网IP地址、外部端口范围和公网IP地址,将外网发往内网设备的反向报文的目的公网IP地址替换为内网设备的私网IP地址后发送。
一种报文发送装置,包括:
报文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内网设备发往外网的正向报文或者接收外网发往内网设备的反向报文;
外网正向报文发送单元,用于根据网络地址转换NAT表项包含的内网设备的私网IP地址、外部端口范围和公网IP地址,将内网设备发往外网的所述正向报文的源地址替换为公网IP地址后发送;
外网反向报文发送单元,用于根据网络地址转换NAT表项包含的内网设备的私网IP地址、外部端口范围和公网IP地址,将外网发往内网设备的反向报文的目的公网IP地址替换为内网设备的私网IP地址后发送。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往外网的正向报文;
将所述正向报文的源端口号替换为外部端口范围,以及将源地址替换为内网设备的私网IP地址后发送。
一种报文发送装置,包括:
报文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往外网的正向报文;
内网正向报文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正向报文的源端口号替换为外部端口范围,以及将源地址替换为内网设备的私网IP地址后发送。
一种建立网络地址转换NAT表项的方法,包括:
NAT设备接收内网设备上线时发送的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包括该内网设备的私网IP地址,该请求消息用于与该NAT设备协商并获得一个外部端口范围;
该NAT设备从该请求消息获取该内网设备的私网IP地址,为该私网设备分配所述外部端口范围和公网IP地址;
该NAT设备建立NAT表项,该NAT表项包括该外部端口范围、该内网设备的私网IP地址和所述为该内网设备分配的公网IP地址。
可选地,所述NAT设备为运营商级网络地址转换CGN设备。
可选地,所述请求消息是基于端口映射控制协议PCP的请求消息,或者基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请求消息。
可选地,该内网设备为用户前端设备CPE。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所述NAT设备向所述内网设备返回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包括所述外部端口范围和所述为该内网设备分配的公网IP地址。可选地,该外部端口范围是用于该内网设备发往该NAT设备的外部端口范围和该NAT设备发往外网的外部端口范围,该内网设备发往该NAT设备的外部端口范围和该NAT设备发往外网的外部端口范围相同。
一种网络地址转换NAT设备,包括端口分配单元、NAT表项建立单元和公网地址分配单元,其中
所述端口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内网设备发送的请求消息,为该内网设备分别外部端口范围;
所述公网地址分配单元,用于分配正向报文经过该NAT设备转换后发往外网的公网IP地址;
所述NAT表项建立单元,用于根据该内网设备发往该NAT设备的外部端口范围和该NAT设备发往外网的外部端口范围建立NAT表项,该NAT表项包括该内网设备的私网IP地址、该外部端口范围和该公网IP地址。
可选地,所述NAT设备为运营商级网络地址转换CGN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18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位无关的毫米波无线电链路
- 下一篇:一种远程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