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水管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01316.3 申请日: 2015-08-14
公开(公告)号: CN105128322B 公开(公告)日: 2018-03-09
发明(设计)人: 孙玉祥;田艳丽;金蓓;李攀瑜;陶俊;徐锦诚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主分类号: B29C53/56 分类号: B29C53/56
代理公司: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57 代理人: 黄云铎
地址: 200031***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输水管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橡胶产品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水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实施海上补给是海上作业经常需要的海上后勤保障手段。它可以应用于海上钻井平台等各种场合。在海上补给过程中,淡水输送是补给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在船间进行淡水输送时,两船之间必然要存在一个较大的距离,而且必须采用软管进行,因此,对输水管的抗拉强度、无毒性和弯曲半径等有非常高的要求。

而目前的普通水管,要么抗拉强度难以达到要求,要么耐紫外线性能不佳。而且,通常情况下,提供抗拉强度往往和弯曲半径之间存在着逆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提高抗拉强度,则弯曲半径就会很大,使用起来极其不便,而要想获得小的弯曲半径,则往往带来抗拉强度的降低。

而且,目前各种输水管中,使用橡胶为原料的输水管均不能够实现无毒,而采用塑料、金属等材料的输水管又明显无法满足水上输送的要求。因此,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抗拉、无毒、使用方便的输水管能够适应海上大规模补给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输水管制备方法,使用该方法制备出的输水管能够,管体轻便、弯曲性能好、承压强度高、抗拉强度高、耐磨性好、耐海洋环境、密封性好。更为重要的是,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输水管能够实现真正的无毒。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水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调制乐瑞固1524脱模剂,将所述脱模剂搅拌均匀至呈乳白色液体;

B)擦拭用于缠绕输水管的芯棒表面,在所述芯棒上涂一层调制完成的乐瑞固1524脱模剂,所述芯棒的外径为65mm;

C)在所述芯棒的外表面上缠绕三层内层胶片,胶层总厚度为2.0mm,缠绕应平整无皱褶,缠绕无缝隙;

D)在所述内层胶片外部缠绕第一胶布层,所述第一胶布层的材料采用聚酯帘布,所述聚酯帘布的纵裁布宽B1=131±1mm,B2=134±1mm;长度=内胶胶管长度×1.82,搭缝3~5mm,周长226±3mm;

E)在所述第一胶布层的外侧缠绕第二胶布层,所述第二胶布层的材料采用聚酯帘布,聚酯帘布的纵裁布宽B3=138±1mm,B4=142±1mm;长度=要制备的输水管长度×1.82,帘布缠绕应平整无皱褶,搭缝3~5mm,周长239±3mm;

F)在所述第二胶布层的外侧缠绕第一外胶层,和第二外胶层,二者厚度和为1.0mm,从而获得待处理胶管;

G)将宽度为110mm的尼龙水布缠绕在所述胶管的所述第一外胶层和第二外胶层外侧,缠绕两层,水布接头间距应不小于1m;

H)在硫化罐中放入硫化台车,关闭硫化罐的排汽阀,打开硫化罐的进汽阀进行温罐,温罐条件为0.16MPa×10~20min;

I)温罐结束后,开启硫化罐的排气阀排出蒸汽,罐内无激汽流时,打开罐盖拉出硫化车;

J)将硫化台车软垫整理好,把缠好水布的软管排列在硫化车上捆牢,将硫化台车送入硫化罐,并关好罐盖;

K)打开进汽阀,向罐内送入蒸汽,在汽压达到0.40MPa时,开始计算正硫化时间,硫化汽压控制在0.40±0.02MPa之间,硫化时间45分钟;

L)硫化结束后,开启排气阀排出蒸汽,罐内无激汽流时,打开罐盖,拉出硫化车并用冷水冷却缠有水布的胶管;

M)将缠有水布的胶管固定在成型机上,将水布导开,将输水管连同芯棒存放在通风处;

N)将所述芯棒从所获得的输水管中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三瓣式卡箍接头分别卡在所述输水管的两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内层胶片采用天然胶为主体胶种,并且经硫化处理,硫化处理时采用低硫硫化体系,促进剂选用了次磺酰胺类中的促进剂NS,以防老剂2246为防护体系,白炭黑为补强体系的内衬层,在混炼胶料时加入。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胶布层和所述第二胶布层分别采用天然胶为主要材料,并且经硫化处理,硫化处理采用硫黄,并且采用了焦烧时间长和加工操作安全的次磺酰胺类促进剂NS,以间甲白和新型树脂为粘合剂加入到天然胶中,以白炭黑为补强剂加入到天然胶中。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输水管的第一外胶层和第二外胶层选用乙丙胶作为胶种,并且经硫化处理,硫化体系采用以金属氧化物和硫黄,以次磺酰胺类促进剂为硫化促进剂,添加抗臭氧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N)具体包括:将汽头扎牢,对所述输水管缓慢充气,将所述芯棒取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13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