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种金属板材的高速率变形连接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1304.0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4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平;童衍辰;李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0/06 | 分类号: | B23K20/06;B23K20/22;B23K20/2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板材 速率 变形 连接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异种金属板材的高速率变形连接方法,该方法为:
将被连接板(2)放置在刚性支撑架(1)上;
将两个绝缘隔板(4)放置在被连接板(2)上,绝缘板厚介于0.5mm-5mm之间,且两个绝缘隔板(4)之间留有间距,间距介于3mm-25mm之间;
将连接板(3)放置在两个绝缘隔板(4)上,连接板厚度介于0.2mm-3mm之间;
将螺线管线圈(6)置于感应电流通道(5)内,使螺线管线圈(6)与感应电流通道(5)同心、同轴放置,且螺线管线圈(6)的工作长度大于感应电流通道(5)的宽度,将感应电流通道(5)与连接板(3)压紧;
通过磁脉冲变形连接装置(9)经置于感应电流通道(5)中的螺线管线圈(6)放电,使被连接板(2)受到向下的高强脉冲磁压力载荷作用,在该作用下,连接板(3)产生高速率变形和加速运动,进而和被连接板(2)发生高速率冲击接触,通过在被连接板(2)和连接板(3)接触界面上发生的剧烈塑性变形,实现异种金属板材的高速率变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种金属板材的高速率变形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之前进行如下步骤:对被连接板(2)和连接板(3)的待连接的接合表面进行清理,对感应电流通道(5)与连接板(3)的接触面进行清理。
3.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种金属板材的高速率变形连接方法的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刚性支撑架(1)、两个绝缘隔板(4)、感应电流通道(5)、螺线管线圈(6)和磁脉冲变形连接装置(9);
将被连接板(2)铺设在刚性支撑架(1)上,连接板(3)铺设在被连接板(2)上,所述被连接板(2)和连接板(3)之间设置有两个绝缘隔板(4);所述两个绝缘隔板(4)沿螺线管线圈(6)的轴线对称;每个绝缘板(4)的厚度介于0.5mm-5mm之间,且间距介于3mm-25mm之间;
感应电流通道(5)压紧在连接板(3)的上表面,螺线管线圈(6)同心设置在感应电流通道(5)中;
磁脉冲变形连接装置(9)用于对置于感应电流通道(5)中的螺线管线圈(6)通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异种金属板材的高速率变形连接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螺线管线圈(6)的工作长度大于感应电流通道(5)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异种金属板材的高速率变形连接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控制箱(7),所述控制箱(7)用于控制磁脉冲变形连接装置(9)进行充电;还用于在充电完毕后,控制单刀双掷开关(8)的闭合方向,电容C放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异种金属板材的高速率变形连接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绝缘隔板(4)均为高强度绝缘材料,通过调节隔板厚度0.5mm~5mm和间距3mm~25mm,改变和优化连接板(3)和被连接板(2)在冲击变形连接过程中的速度和角度,实现优化连接板(3)和被连接板(2)的冶金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4或6所述的一种异种金属板材的高速率变形连接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绝缘隔板(4)均为玻璃丝布环氧树酯层压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异种金属板材的高速率变形连接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磁脉冲变形连接装置(9)包括整流桥电路、限流电阻R、电容C和单刀双掷开关(8);
所述整流桥电路的正极端与限流电阻R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的另一端与单刀双掷开关(8)的一个静端连接;单刀双掷开关(8)的另一个静端是磁脉冲变形连接装置(9)的一个电源输出端,且与置于感应电流通道(5)中的螺线管线圈(6)的一接线端电连接;
所述整流桥电路的负极端与电容C的负极端连接,同时作为磁脉冲变形连接装置(9)的另一个电源输出端,且与螺线管线圈(6)的另一接线端电连接;
电容C的正极端与单刀双掷开关(8)的动端连接。
9.基于权利要求1的一种异种金属板材的高速率变形连接方法获得的冶金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13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