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00246.X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1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邱智东;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17/00 | 分类号: | C07J17/00;A61K31/7048;C12P33/2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117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皂苷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所述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为:6-O-β-D-葡萄糖苷-达玛-22,(23)(Z)-烯-3β,6α,12β,20,25-五醇- 20-呋喃环侧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是 从三七转化产物中提取得到的。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 下:
步骤一:三七转化产物的制备:
A种子液制备:
取灵芝种子培养液液体培养基于压力蒸汽灭菌器中于121℃灭菌处理30分钟,冷却后 在无菌操作台中接入斜面菌种,于恒温振荡培养箱中于27~29℃,160转/分钟下培养,得澄 清星芒状菌球,即得种子液备用;
B转化产物的制备:
取三七药材粉末,加入碳酸钙生长因子和水,混匀,密封并灭菌,于室温下冷却,在无 菌操作台内接入所述步骤A制备的所述种子液,避光培养,至容器底部布满菌丝体为止, 取出干燥,即得三七转化产物;
步骤二:提取:
取所述步骤B制备的所述三七转化产物,加入4~8倍重量份的70%的乙醇,回流提取 3-5次,每次1~3小时,过滤并合并提取液,压缩得稠膏;将所述稠膏加水分散并依次用石 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溶液萃取6~8次,后对萃取液分别减压干燥,得石油醚部 分、乙酸乙酯部分和水饱和正丁醇部分;
步骤三:分离纯化:
取所述步骤二制备的所述乙酸乙酯部分上硅胶柱色谱,以体积比100:0-0:100的二氯甲 烷-甲醇混合溶剂洗脱,薄层色谱检识,收集二氯甲烷-甲醇100:10部分的洗脱液,合并含 所述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流分为179~194的洗脱液,回收溶剂至干,上反相ODS填料开放柱 进行柱色谱分离,用甲醇-水梯度洗脱,所述甲醇与水的重量比分别为:100:0、70:30、 50:50、30:70、0:100,取甲醇-水为重量比70:30的洗脱部分,减压回收溶剂后,经半制备型 液相进行分离纯化,用70%甲醇-水洗脱,得到所述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纯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灵芝种子培 养液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葡萄糖为1%~4%,蛋白胨为0.2%~1%,酵母 粉为0.1%~0.3%,磷酸二氢钾为0.1%~0.3%,硫酸镁为0.1%,水为95%~9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灵芝种子培 养液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葡萄糖为2%,蛋白胨为0.5%,酵母粉为 0.2%,磷酸二氢钾为0.1%,硫酸镁为0.1%,水为97.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 所述三七药材粉末过10目筛;加入的所述碳酸钙生长因子的重量为所述三七药材粉末重量 的0.01倍量,加水量为所述三七药材粉末重量的1.5倍;混均后的所述三七药材粉末中含水 量为6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 灭菌条件为:于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中灭菌处理1小时;避光培养条件为:29~31℃, 65%RH。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 中,种子液与三七药材的重量比为:2: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萜类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在 制备新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10.一种抗肿瘤药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未经长春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024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棘白菌素B的纯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两步法合成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