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锚索穿棚协同承载的巷道围岩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00092.4 | 申请日: | 2015-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4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辛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21/02 | 分类号: | E21D21/02;E21D2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索穿棚 协同 承载 巷道 围岩 控制 技术 | ||
1.一种锚索穿棚协同承载的巷道围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深部岩层中掘进巷道,根据巷道的围岩岩性及功能要求,设计锚杆与金属网基本支护参数,对巷道进行主动支护,实现浅部围岩强化承载;
步骤二,采用U36型钢制作U型钢棚,在U型钢棚两侧及顶部进行锚索穿越孔加工,要求U型钢棚上锚索穿越孔间距是锚杆支护间距的二倍,且相邻U型钢棚上锚索穿越孔交错布置;
步骤三,设计U型钢棚架设参数,要求U型钢棚排距与巷道锚杆支护排距相等,且每两排锚杆支护巷道中间均架设U型钢棚,采用U36型钢制作锚索托板;
步骤四,在锚杆与金属网支护巷道进行锚索钻孔施工,要求锚索钻孔位置和设计架设U型钢棚上锚索穿越孔位置相对应,锚索钻孔孔底进入稳定岩层不小于2m;
步骤五,按设计U型钢棚排距及位置架设U型钢棚,要求U型钢棚上锚索穿越孔与相应的锚索钻孔对应,U型钢棚后背板区采用木柱进行充填严实;
步骤六,通过U型钢棚上锚索穿越孔在锚索钻孔内依次安放快慢相间四支树脂锚固剂,锚索过U型钢棚上锚索穿越孔进入锚索钻孔内,采用锚索搅拌器转动锚索对锚索里端部进行化学锚固;
步骤七,在过U型钢棚上锚索穿越孔的锚索外端部安放锚索托板及锚索锁具,采用锚索张拉机具对锚索施加预紧力,完成锚索穿棚协同承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索穿棚协同承载的巷道围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要求锚杆间排距相等,锚杆间采用钢筋梯子梁连接、菱形金属网护表,锚杆托板尺寸与钢筋梯子梁规格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索穿棚协同承载的巷道围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U型钢棚为环形U36型钢棚,U型钢棚上锚索穿越孔孔径与锚索钻孔孔径相等,且与锚索直径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索穿棚协同承载的巷道围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锚索托板采用长度400mm的U36型钢中间打锚索穿越孔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索穿棚协同承载的巷道围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锚索钻孔可采用锚杆钻机施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索穿棚协同承载的巷道围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具有两种不同形式锚索穿越孔布置的U型钢棚间隔架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索穿棚协同承载的巷道围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六中,锚索搅拌器搅拌时间不少于30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索穿棚协同承载的巷道围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七中,锚索施加预紧力后锚索托板与U型钢棚紧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00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