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储能发电一体式并网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98278.0 | 申请日: | 2015-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1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宾;陈士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赫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3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403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储能 发电 体式 并网 系统 | ||
1.光伏储能发电一体式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电池组、直流母线、电池管理系统BMS、变换器组、DC/AC逆变器、滤波器和升压变压器,其中:
所述光伏电池组通过BOOST升压变换器接入直流母线;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由电池堆管理系统BAUS、多个电池簇管理系统BCUS构成,多个电池簇管理系统BCUS分别通过CAN总线或RS485总线与电池堆管理系统BAUS通讯连接,每个电池簇管理系统BCUS分别通过CAN总线连接有多个电池模块管理单元BMU,且每个电池簇管理系统BCUS分别通过各自连接的电池模块管理单元BMU独立管理不同的电池簇,所述电池簇由多个蓄电池串并联构成,每个电池簇管理系统BCUS连接的电池模块管理单元BMU一一对应接入对应电池簇中蓄电池的电压信号、温度信号、热量信号,每个电池簇管理系统BCUS还直接接入对应电池簇中蓄电池的电流信号,各个电池簇分别输出电压至变换器组;
所述变换器组由变换器组控制器MCU、多个双向DC/DC变换器构成,变换器组控制器MCU通过CAN总线或RS485总线与电池堆管理系统BAUS通讯连接,多个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端分别接入变换器组控制器MCU,多个双向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一一对应接入各个电池簇的输出电压,多个双向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分别接入直流母线;
所述DC/AC逆变器的输入端接入直流母线,DC/AC逆变器的输出端与升压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连接,升压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并入高压电网;
所述滤波器为LC滤波器,滤波器接入DC/AC逆变器输出端与升压变压器初级线圈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储能发电一体式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每个电池簇管理系统BCUS和其连接的多个电池模块管理单元BMU构成主从式CAN通信网络,主从式CAN通信网络中电池簇管理系统BCUS为主控单元,多个电池模块管理单元BMU分别为从控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储能发电一体式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开关管Q1-Q4、T1-T2,以及具有一个初级线圈、两个次级线圈N21、N22的变压器T,其中开关管Q1的源极与开关管Q2的漏极连接,开关管Q2的源极与开关管Q3的漏极连接,开关管Q3的源极与开关管Q4的漏极连接,开关管Q1的漏极、开关管Q4的源极之间接入对应电池簇输出的电压V1,开关管Q1的漏极还依次通过电容Cd1、电容Cd2与开关管Q4的源极连接,从开关管Q2的源极与开关管Q3的漏极之间引出有导线通过电感Lr接入变压器T初级线圈一端,从电容Cd1、电容Cd2之间引出有导线接入变压器T初级线圈另一端,变压器T两次级线圈N21、N22相互串联,两次级线圈N21、N22串联后一端连接至开关管T1的漏极,两次级线圈N21、N22串联后另一端连接至开关管T2的漏极,开关管T1、T2的源极共接后作为双向DC/DC变换器其中一个输出端,从两次级线圈N21、N22中间引出有导线连接电感Lf后作为双向DC/DC变换器另一个输出端,双向DC/DC变换器两输出端连接至直流母线向直流母线输出电压V2,且双向DC/DC变换器两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电容Cf,各个开关管Q1-Q4、T1-T2的栅极分别接入变换器组控制器MC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赫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赫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827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保暖透气功能的保健家纺用品
- 下一篇:一种过氧化氢液体容器盛放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