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盐降温筷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98016.4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3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江百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市金丝制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宋林清 |
地址: | 2461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温 筷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餐具,特别是一种除盐降温筷子。
背景技术
从健康角度来开,吃饭的时候应多以温度较为温热的饭菜为主,但是过热的饭菜也实在难以入口,人们不得不耐心等待或用嘴吹气降温,这样既不卫生也不雅观,而如果用水降温又会失去食品原有的味道,所以更多的人将降温的途径瞄准了厨具。筷子是亚洲国家常用的一种餐具。通常材质为竹制、木制、金属制,木制、竹制筷子传热效率低,金属制筷子传热效率稍高但也不能满足要求。
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 20122071058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内部加冰的降温筷子,虽然可以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但是需要每次使用前都必须加入冰,并且散热量受冰量的限制。
同时,当前社会,人们普遍盐摄入量超标,导致高血压等疾病。研究表明,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钠离子摄入过量造成的。为避免过多摄入盐分,就急需一种能够方便使用者随时除去过多盐分的工具。
结合上述问题,亟需研制一种能够持续快速给食材降温并能够降低食材含盐量的筷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持续快速给食材降温并能够降低食材含盐量的筷子。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一种除盐降温筷子包括受热部、散热部、连接管、手持部、工作介质、除盐器;
所述受热部为设置在筷子前端,内部有空腔;所述散热部设置在筷子末端,内部有空腔;所述受热部、散热部由连接管相连,受热部、散热部及连接管形成一个细长的哑铃状密闭空腔,哑铃状密闭空腔内部为负压;所述工作介质为易挥发液体,密封在哑铃状密闭空腔内部;所述手持部为隔热材质的管状体,设置在筷子中部,套在连接管外部;所述除盐器为带有空洞的内部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球的空腔结构,靠螺纹与所述受热部前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受热部、散热部、连接管为不锈钢制。
进一步的,所述受热部外部设置有防滑小突起。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材质为高分子树脂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哑铃装密闭空腔内部负压为10-1-10-4Pa。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介质为蒸馏水、丙酮或者乙醇。
进一步的,所述除盐器内填充的离子交换树脂为聚丙烯酸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除盐器为一次性耗材,每次使用前须更换。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除盐降温筷子,利用热管的工作原理,在负压条件下,工作介质变得极易汽化或者液化。工作介质在受热部吸热后汽化并上升至散热部,在散热部冷凝液化后流回受热部,如此往复,将热量快速传走。实验表明,利用热管原理制成的筷子传热效率是同等形状的不锈钢制筷子传热效率的100-10000倍(根据工作介质的不同而变化)。同时,当除盐器与食材接触后,离子交换树脂会吸附食材中浓度最大的无机金属离子(钠离子),进而达到有效降低食材中盐分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一种除盐降温筷子包括受热部1、散热部2、连接管3、手持部4、工作介质5、除盐器6;
所述受热部1为设置在筷子前端,内部有空腔,受热部1外部设置有防滑小突起;所述散热部2设置在筷子末端,内部有空腔;所述受热部1、散热部2中间由连接管3相连,受热部1、散热部2及连接管3形成一个细长的哑铃状密闭空腔,所述哑铃状密闭空腔内部为负压,负压为10-4Pa;所述工作介质5为蒸馏水,密封在哑铃状密闭空腔内部;所述手持部4为PE材质的管状体,设置在筷子中部,套在连接管3外部。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除盐降温筷子,利用热管的工作原理,在10-4Pa负压条件下,蒸馏水变得极易汽化或者液化。蒸馏水在受热部吸热后汽化并上升至散热部,在散热部冷凝液化后流回受热部,如此往复,将热量快速传走,达到给食材降温的目的。
同时,连接好的除盐器6与食材接触,除盐器6内部的丙烯酸树脂会吸附食材中浓度最大的无机金属离子(钠离子),进而达到有效降低食材中盐分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市金丝制刷有限公司,未经安庆市金丝制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80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