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体超声和催化协同的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98014.5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3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秉岩;李艳平;甘育麟;林志文;张敏;王磊;朱昌平;费峻涛;王建永;周妍;姚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A61L9/015;A61L9/22;B01D53/86;B03C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 超声 催化 协同 空气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超声和催化协同的空气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快捷高效的净化空气且净化后的空气符合人类生活安全标准的装置,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更多地从室外转入室内。科学研究表明,室内污染是室外的5-10倍,而我国城乡居民平均7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我国环卫组织研究发现人类68%的疾病是由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所以室内空气品质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目前室内空气净化技术主要包括过滤、静电收尘、负离子、臭氧和化学触媒等,但在可处理污染物颗粒大小、处理效率、处理毒害气体(NOx、SOx、VOCs等)及杀菌等方面,这些传统方法已无法满足要求。
室内空气净化的热点集中在电晕放电技术,其引发的等离子体电物理和电化学反应可以高效去除颗粒物及有害化学气体,具有快速高效、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但是现有的臭氧空气净化装置存在以下缺点:超标的臭氧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等;不能人机共存;不能吸附固态颗粒等;装置体积大,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去除超标臭氧,净化后空气经检验符合人类生活安全标准后才进行排放的等离子体超声和催化协同的空气净化装置;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一种装置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小的等离子体超声和催化协同的空气净化装置;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利用等离子体、超声和光催化技术来净化空气,能够快捷高效地净化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固态颗粒及杀菌的等离子体超声和催化协同的空气净化装置;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维护,孔网结构板、紫外灯和压电陶瓷片均可拆卸式插接的等离子体超声和催化协同的空气净化装置;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电极盒和集尘箱外壳之间由安全装置活动连接的等离子体超声和催化协同的空气净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等离子体超声和催化协同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道选择单元A,所述通道选择单元A的出气口与放电净化单元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放电净化单元的出气口与光催化处理单元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光催化处理单元的出气口与臭氧催化床的进气口相连,所述臭氧催化床的出气口与流量调整单元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流量调整单元的出气口与空气质量检测单元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单元的出气口与通道选择单元B的进气口相连,所述通道选择单元B的出气口分别与出气体口和所述臭氧催化床的进气口相连通;电源单元、所述流量调整单元、空气质量检测单元、通道选择单元A和通道选择单元B分别与数据采集与控制单元电相连。
所述通道选择单元A包括室外空气进气口和室内空气进气口,所述室外空气进气口和室内空气进气口内均设置有滤网和阀门A。
所述放电净化单元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左下角与所述通道选择单元A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箱体的右下角与所述光催化处理单元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箱体内设置有若干垂直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隔板,若干所述第一隔板交错式与所述第一箱体的顶端和底端相连形成第一折线型气体通道,所述第一隔板或第一箱体的侧壁与相邻所述第一隔板之间组成放电区,所述第一隔板或第一箱体的内侧壁与相邻所述第一隔板组成电极夹板,每个所述放电区的电极夹板上分别设置针电极和板电极;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静电吸附装置,所述静电吸附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箱体下方的集尘箱和位于所述电极夹板内部的若干压电陶瓷片,所述集尘箱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底端的电极盒、罩于所述电极盒顶端的集尘箱外壳,设置于所述电极盒内的交错排列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外均套有绝缘外套,所述电极盒和集尘箱外壳之间由安全装置活动连接。
所述压电陶瓷片均可拆卸式插接在所述电极夹板内。
所述安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集尘箱外壳上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板电极串联,所述安全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极盒上的吸杆和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电极盒的底端,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所述吸杆的底端相连,所述吸杆的顶端与所述电磁线圈相对应设置;所述吸杆在所述放电区的高压电源工作时与所述电磁线圈呈吸合状态;所述吸杆在所述高压电源断电时,所述吸杆由于重力作用和所述弹簧的拉力作用而下落,实现所述电极盒和集尘箱外壳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80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外后视镜
- 下一篇:一种传感器膜片夹更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