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折叠捕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98004.1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8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汐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汐汐 |
主分类号: | A01K69/08 | 分类号: | A01K69/08;A01K6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吕书桁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折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捕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折叠捕虾装置。
背景技术
青虾,喜欢生活在河底水草和乱石较多的地区,一般无法使用大型网具进行捕捞。目前,人们捕青虾时一般是采用一种圆形网片,它有一圆形骨架,在圆形骨架上有网片。使用时在圆形网片的中心放入诱虾食,放入水中即可,当虾进入到圆形网片的中心来吃食时,将网提起留在圆形网片里的虾即被捉住了,但是在提网片的过程中,有些青虾因发现圆形网片运动了,就逃之妖妖,因漏捕而逃脱的虾将受到惊吓,因此影响了虾正常的生长,如果不及时将圆形网片提起,有些吃饱了的青虾就游走了,浪费了诱虾食,使用该捕虾网片劳动强度大、捕青虾量少、捕青虾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折叠捕虾装置,虾笼可收缩,不占体积,捕虾效果好。
一种新型折叠捕虾装置,包括笼体,所述笼体呈伞状结构,所述笼体包括骨架和包覆在骨架外的网片,所述骨架包括骨杆、支杆、固定件、固定座和拉线,所述固定件位于固定座下方,所述固定座轴向上设有通孔,所述固定件的顶部大小小于固定座上的通孔大小,所述固定件的底部大小大于固定座上的通孔大小,所述固定件的中部设有弹性件,所述骨杆的顶部活动连接在固定座内,所述支杆一端通过铰轴与骨杆连接,支杆的另一端活动固定在固定件底部内,所述固定件顶部连接有拉线,所述拉线的端部伸出固定座外,所述骨架外的网片上设有多个进虾口,所述进虾口内侧连接有內倒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笼体外部的网片上还设有取虾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虾口中部设有拉链,所述拉链控制取虾口的开启和关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结构简单、笼体可折叠,不使用时可折叠存放,不占空间,使用时可快速打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拉链与取虾口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折叠捕虾装置,包括笼体,笼体呈伞状结构,笼体包括多根骨架1和包覆在骨架外的网片2,骨架1包括骨杆11、支杆12、固定件13、固定座14和拉线15。
固定件13位于固定座14下方,固定件13位于固定座14的正下方,固定座14的轴向上设有通孔,通孔的大小比固定件的顶部大,比固定件的底部小,固定件13的中部设有一个弹性件16,弹性件16可以沿着固定件16的径向方向上收缩。骨杆11的顶部活动连接在固定座14内,支杆12的一端通过铰轴与骨杆11连接,支杆12的另一端活动固定在固定件13底部内,固定件13顶部连接有拉线15,拉线15的端部伸出固定座14外,当拉线15向上拉起时带动固定件13向上运动,支杆12将骨杆11撑起;当固定件13中部的弹性件16穿过固定座上的通孔后,弹性件16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状态,弹性件16初始大小是大于固定座上的通孔大小的,从而将固定件13卡在固定座14的通孔内。当需要收起笼体时,给弹性件16一个力使其收缩,从而使固定件13与固定座14分离,最终达到将笼体收起的效果。
骨架1外的网片2上设有多个进虾口3,进虾口3内侧连接有內倒须4,内倒须4的口径向笼体内逐渐减小,当虾进入笼体内后,不容易逃出。在笼体外部的网片上还设有多个取虾口5(图中只画出一个取虾口),取虾口的中部设有拉链6,通过拉链6控制取虾口的开启和关闭(如图3所示)。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汐汐,未经张汐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8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图像处理的水下鱼体捕捞平台
- 下一篇:一种黄颡鱼塘预置网箱干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