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亲水性高降解率溶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97871.3 | 申请日: | 2015-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4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文;范亚军;梁健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格兰特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17/23 | 分类号: | C03C17/23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陈玉琼 |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亲水性 降解 溶胶 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镀膜玻璃,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超亲水性高降解率溶胶玻璃,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超亲水性高降解率溶胶玻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以玻璃幕墙建筑为典型外观标志的现代都市,功能型建筑玻璃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既改善了城市的景观,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素质。随着玻璃在建筑上的使用量不断的增长,随之而来的高层建筑玻璃幕墙表面清洁成为了问题,传统清洁方法是请清洁公司清洁,不仅危险而且价格昂贵,洗涤剂还会污染环境,最主要是保持时间不长,过不了多久玻璃上面又会沉积油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亲水性高降解率溶胶玻璃,其具有超亲水性和高降解有机物的能力,有雨水落在玻璃表面会迅速摊开,污物不宜附着,且能将大分子颗粒的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的CO2和H2O,并随着雨水的重力一起流下。保洁效果好、时间长,更环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亲水性高降解率溶胶玻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超亲水性高降解率溶胶玻璃,包括有玻璃基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基片1上正面复合有能将有机物链接打散并快速流走的自清洁膜层2,所述的自清洁膜层2通过清洗、辊涂镀膜、分段式干燥固化段三个步骤复合在所述的玻璃基片1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本玻璃使用上镀制有超亲水性纳米级TiO2溶液层,其具有超亲水性和高降解有机物的能力,有雨水落在玻璃表面会迅速摊开,污物不宜附着,且能将大分子颗粒的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的CO2和H2O,并随着雨水的重力一起流下,保洁效果好、时间长,更环保。
2、本玻璃在光照条件下,具有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分解甲基橙90%的时间为48h。
3、本玻璃上镀制的超亲水性纳米级TiO2溶液层不会影响玻璃的热学和光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超亲水性高降解率溶胶玻璃,包括有玻璃基片1,所述的玻璃基片1上正面复合有能将有机物链接打散并快速流走的自清洁膜层2。该膜层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具降解有机物和超亲水性,能将油污分解成为小分子颗粒,在雨水的冲刷下达到清洁的效果。
所述的自清洁膜层2通过清洗、辊涂镀膜、分段式干燥固化段三个步骤复合在所述的玻璃基片1上。
所述的玻璃基片1厚度为5~7mm。
所述的自清洁膜层2为超亲水性纳米级TiO2溶液层。
所述的超亲水性纳米级TiO2溶液层的颗粒直径大小为30~40nm,
膜厚为40~50nm。
一种制备所述的超亲水性高降解率溶胶玻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清洗机速度为2.5~3m/min,盘刷、滚刷高度调节为6±0.2mm;
(2)使用去离子水清洗,去离子水的电导率为35~45μs/cm;
(3)胶辊高度设置为6±0.2mm,输送轮马力2.2KW×1,送料速度(变频调速)2.5~3.5m/min,涂布轮马力2.2KW×1,涂布轮的速度为2.5~3.5m/min,定量轮马力1.5KW×1,定量轮的速度为2.5~3.5m/min,定量辊和镀膜胶辊之间的间隙设置为0mm,运动中的跳动精度为0~0.05mm;
(4)玻璃通过清洗机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保持玻璃表面洁净;
(5)将配制好的纳米级TiO2溶液抽入辊涂设备;
(6)通过辊涂机将纳米级TiO2溶液镀制在玻璃表面;
(7)干燥固化,进入分段式干燥固化设备干燥固化。
所述的步骤(7)包括如下步骤:
(71)预热,将镀制好膜层的玻璃预热;
(72)烘干,进入烘干炉,用200℃以内的温度将镀制在玻璃表面的溶液烘干,烘干时间为8~12min;
(73)烧结,经过600℃的温度处理,将烘干的自清洁溶液烧结在玻璃表面,与玻璃形成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格兰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格兰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78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