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盘线绕线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92979.3 | 申请日: | 2015-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9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彦文;袁红斌;张丙涛;鞠鹏飞;许朋琨;赵明阳;何秋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四平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4/10 | 分类号: | B65H54/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晓霞 |
| 地址: | 10001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盘线绕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工程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盘线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架设架空输电线路时,导线扎接、导线回绑等施工工作需要大量的绑线,常用的包括铝绑线、铜绑线等,现有的铝绑线、铜绑线等均是由光铝导线破股后经过工作人员手工盘线制成的。
手工盘线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此外工人在手工盘线时需要带上工作手套进行操作,否则会对双手造成伤害,但是工程手套不能长久使用,盘几盘线后就会破损,这使得工程手套的消耗量比较大,耗费手套的同时也降低了盘线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盘线绕线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盘线绕线装置,包括:支架、转轴以及绕线筒,所述转轴的中部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支架的一端上,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可沿所述支架的延伸方向伸缩,所述绕线筒安装在所述转轴的一端上且与所述转轴保持同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可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伸缩,所述盘线绕线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机和位置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同步带轮传动,所述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绕线筒的边缘处且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感应探头正对所述绕线筒的中心轴。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远离所述绕线筒的一端上固定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包括垂直固定于所述转轴上的第一直柄,以及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直柄上的第二直柄,所述第二直柄与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直柄的远离所述第一直柄的一端上安装有防滑胶套,所述防滑胶套上分布有多个橡胶凸粒。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靠近所述转轴的一端上安装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支架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上安装有垂直于所述支架的底座板,且所述底座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脚踏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筒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转轴上的固定盘、绕线柱以及活动盘,所述绕线柱的一端垂直固定于所述固定盘的中部,所述活动盘与所述绕线柱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且保持垂直,所述绕线柱分别与所述固定盘和所述活动盘保持同轴,且所述绕线柱的直径小于所述固定盘和所述活动盘。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盘的靠近活动盘的内侧壁、所述绕线柱的外侧壁以及所述活动盘的靠近固定盘的内侧壁上均涂覆有耐磨损涂料,所述耐磨损涂料的成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1~1.8份氯化聚乙烯、1~2.2份聚酰亚胺、2.2~3.6份三聚氰胺树脂、3.7~4.1份聚对苯二甲醇、0.8~1.5份苯磺酸和1~1.9份金刚砂以及0.2~0.8份硅微粉,所述金刚砂的粒度为80~120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盘或所述活动盘的边缘处设置有卡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盘线绕线装置还包括分别置于所述支架的两侧的两个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架中部的侧壁上,所述加强筋板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底座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板上设置有直线滑槽,所述加强筋板的靠近所述底座板的一端滑动安装于所述直线滑槽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支架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上的转轴,且转轴的一端与绕线筒同轴固定,在操作转轴的另一端旋转时,绕线筒持续旋转以进行绕线,并且支架的一端可以沿支架的延伸方向伸缩,转轴的一端可以沿转轴的轴线方向伸缩,这就使得使用完该装置后,可以压缩该装置以节省放置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盘线绕线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盘线绕线装置的另一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盘线绕线装置的电路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支架;2、转轴;3、绕线筒;3a、固定盘;3b、绕线柱;3c、活动盘;4、第一手柄;4a、第一直柄;4b、第二直柄;5、第二手柄;6、底座板;6a、脚踏凹槽;6b、直线滑槽;7、卡线槽;8、加强筋板;9a、第一夹板;9b、第二夹板;9c、紧固螺孔;10、防滑胶套;11、第二加强筋板;12、第二直线滑槽;13、控制器;14、电机;15、位置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四平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四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29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