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γ-Fe2O3磁性纳米颗粒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92615.5 | 申请日: | 2015-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6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芳;曹德让;潘丽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G49/06 | 分类号: | C01G49/06;B82Y30/00 |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晋 |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fe sub 磁性 纳米 颗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材料的制造方法,确切讲本发明涉及一种γ-Fe2O3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磁性纳米颗粒具有的独特的磁性和电子特性,在磁敏感器件、微波涂层、生物医学中以及其他化学催化等工业中展示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在众多纳米材料中, γ-Fe2O3因其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光性、磁性和对紫外线线有良好的吸收和屏蔽效应而倍受瞩,可广泛应用于闪光涂料、汽车面漆、电子、高磁记录材料、气敏传感、催化剂、非线性光学以及生物医药工程等方面。γ-Fe2O3是目前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以及价格最便宜的氧化物记录介质材料,我国目前的磁性纳米颗粒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虽然γ-Fe2O3在现有的生产技术上取得很大进步,但是在目前这一领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而且随着电子工业等高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对磁性纳米颗粒的需求量也跟着迅速增加。因此纳米γ-Fe2O3的制备日益引起科技工作者的重视,掌握和改进纳米γ-Fe2O3的制备方法,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现有传统技术中制备的方法有: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水热法等。
溶胶凝胶法所制得的粉体的产物具有化学均匀性好、颗粒细、烧结温度低等优点。但是该方法对外界条件的要求较高,不易控制,成本较高,对工业化而言,还比较难以大规模地实现。
水热法虽制备的粉体晶粒发育完整,颗粒小且分布均匀,可得到纯度高、团聚程度小、烧结性良好的磁性纳米颗粒,但是该方法需要调节pH值和离心清洗,而且所得颗粒尺寸不均匀。
沉淀法工艺简单,所制得颗粒性能良好,并具有反应物化学活性高、产物粉体混合均匀、粒度细等优点,但用该法合成的纳米粉易团聚,需对产物进行表面修饰,限制了其应用。另外,沉淀法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以及反应体系的pH值都会对产品的性能产生影响。
现有技术中虽然已经有部分改进的关于γ-Fe2O3纳米颗粒制备方法的专利(专利号公开号:CN103316614A、CN104064315A、CN103274476A、CN103466717A、CN102910682A、CN102923787A等),但是此前的这些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大部分制备过程多,需要处理的原料种类多,比如需要:十八烯酸、辛基醚、乙酸钠、乙醇胺、丙二醇、六次甲基四胺、酸、碱、有机溶剂等,或者需要调节pH值(pH值调节需要添加其他酸性或碱性物质),或者需要一些辅助剂或者表面活性剂(比如高分子分散剂、多远酸盐、沉淀剂等),而且处理过程(需要超声、调温等)和后续工作较多(后序工作需要加其他药品如去离子水、丙酮破乳、乙醇等多次分离沉淀、离心清洗等),过程繁琐。
由于现有技术有上述不足,开发一种新颖、简单、方便、高效且颗粒尺寸分布均匀的制备γ-Fe2O3纳米颗粒的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能更为简单、廉价、高效的制备γ-Fe2O3纳米颗粒的方法。
本发明的制备γ-Fe2O3纳米颗粒的方法是将Fe3+盐直接溶于二甲基甲酰胺(DMF)中,Fe3+盐不超过其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的饱和溶解度的量,搅拌均匀为透明的溶液后再将溶液在150℃~280℃烧结1~4小时,得到γ-Fe2O3纳米颗粒。
本发明优选的制备γ-Fe2O3纳米颗粒的方法是将Fe(NO3)3·9H2O与二甲基甲酰胺质量比为1:4溶解,搅拌均匀为透明的溶液后再将溶液在180℃~220℃进行烧结,烧结时间2个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26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