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湿面膜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90328.0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5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金雪霞;路怀灯;尹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9 | 分类号: | A61K8/99;A61K8/73;A61K8/34;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成立珍 |
地址: | 22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湿 面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肤品,具体涉及一种保湿面膜。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保湿作为最为基础的护肤,皮肤如果缺水,很容易增加皱纹生成的机会。而多数人选择保湿面膜提高皮肤的水分,而现有的保湿面膜,保湿功效不理想,而且部分面膜成分含有化学成分,这样的面膜不仅不会起到保养作用,有时还会使皮肤的状况更加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提供一种保湿面膜,保湿效果好且不含防腐剂、香精。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保湿面膜,包括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去离子水40~50份、甘油20~30份、海藻糖6~10份、乙醇2~5份、透明质酸钠0.1~0.2份、聚季铵盐-511~2份、甘露糖醇5~10份、?-葡聚糖1~3份、角鲨烷2~5份、酵母提取物2~3份。海藻糖保湿效果也好、保湿时间比较持久;聚季铵盐-51模仿细胞膜来设计的人造细胞膜,比透明质酸具有更佳的吸湿保湿性,更能锁住皮肤和头发的水分,给予更长久的滋润和爽滑感,抑制皮肤皲裂效果好;角鲨烷是活体亲和性材料,安全性高,无气味;甘露糖醇作为保湿剂使用时质地较为温和;β-葡聚糖具有保湿、修复、消炎、抗敏等多重功效;酵母提取物能够起到提亮肤色,更新角质的作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3~8重量份数的卵磷脂。
进一步地,还包括5~10重量份数的芦荟汁。
优选地,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去离子水40份、甘油20份、海藻糖6份、乙醇2份、透明质酸钠0.1份、聚季铵盐-511份、甘露糖醇5份、?-葡聚糖1份、角鲨烷2份、酵母提取物2份。
优选地,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去离子水45份、甘油25份、海藻糖8份、乙醇3份、透明质酸钠0.15份、聚季铵盐-512份、甘露糖醇8份、?-葡聚糖2份、角鲨烷3份、酵母提取物3份。
优选地,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去离子水50份、甘油30份、海藻糖9份、乙醇5份、透明质酸钠0.2份、聚季铵盐-512份、甘露糖醇10份、?-葡聚糖3份、角鲨烷5份、酵母提取物3份。
优选地,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包括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去离子水45份、甘油25份、海藻糖8份、乙醇3份、透明质酸钠0.15份、聚季铵盐-512份、甘露糖醇8份、?-葡聚糖2份、角鲨烷3份、酵母提取物3份、卵磷脂5份、芦荟汁8份。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保湿面膜优选多品种的保湿成分的,从不同的保湿机理出发,选用了多元醇,高分子,糖类等,保湿效果好且含防腐剂、香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同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采用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去离子水40份、甘油20份、海藻糖6份、乙醇2份、透明质酸钠0.1份、聚季铵盐-511份、甘露糖醇5份、?-葡聚糖1份、角鲨烷2份、酵母提取物2份。
实施例2:
采用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去离子水45份、甘油25份、海藻糖8份、乙醇3份、透明质酸钠0.15份、聚季铵盐-512份、甘露糖醇8份、?-葡聚糖2份、角鲨烷3份、酵母提取物3份。
实施例3:
采用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去离子水50份、甘油30份、海藻糖9份、乙醇5份、透明质酸钠0.2份、聚季铵盐-512份、甘露糖醇10份、?-葡聚糖3份、角鲨烷5份、酵母提取物3份。
实施例4:
采用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去离子水45份、甘油25份、海藻糖8份、乙醇3份、透明质酸钠0.15份、聚季铵盐-512份、甘露糖醇8份、?-葡聚糖2份、角鲨烷3份、酵母提取物3份、卵磷脂5份、芦荟汁8份。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03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应力管桩用拉丝机卷绕机构
- 下一篇:一种遥控升降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