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型旋转式铝棒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89910.5 | 申请日: | 201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6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徐佐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伟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9/00;F27D21/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启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3 | 代理人: | 方启荣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旋转 式铝棒 加热炉 | ||
本发明公开了节能型旋转式铝棒加热炉,涉及机械领域,包括旋转炉膛、外炉体、燃烧机和排气管,所述旋转炉膛设于外炉体内部,旋转炉膛下方的外炉体上设有用于支撑旋转炉膛的支撑部,支撑部包括滚轮和滚轮座,所述滚轮轴连接在滚轮座上,所述燃烧机设于旋转炉膛的一端并通过燃烧筒与旋转炉膛连接,旋转炉膛上设有若干个加热排栅,所述排气管设于旋转炉膛的圆周上,排气管上设有风机,所述位于排气管一端的旋转炉膛顶部设有电机并通过定位机构固定,所述位于排气管一端的旋转炉膛上设有链轮,所述电机通过链条与链轮连接,本发明的加热炉,铝棒的升温速度快,加热均匀,节能性更好,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节能型旋转式铝棒加热炉。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铝棒加热炉局限于自身的结构特征,普遍采用多个循环风机来带动炉内的热风形成负压循环,虽然这样的结构设计能达到所需的加热效果,但是由于炉子结构的缺陷会造成温差大;另外,较为重要的一点是循环风机越多,风机带来的热损失和电耗就会变得越大,难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这对于当今资源紧缺和“电荒”十分不利,申请号为CN201220062159.2公开了一种铝棒加热炉,它包括有炉膛,它还包括有罩在炉膛上的风罩和置于炉膛底部且其火焰直接于待加工铝棒表面加热的燃烧器,其中,所述的风罩把待加工铝棒完全罩住,同时该风罩呈上小下大的结构,并且其顶部风道与燃烧器的循环风机相连接,通过上述循环风机带动炉膛内的热风形成负压循环,该装置利用燃烧器的循环风机带动炉膛内的热风形成负压循环,火焰直接于待加工铝棒表面加热,省去以往多个循环风机带来的热损失和循环风机的用电损耗,增加了待加工铝棒之吸热效率,但是该种加热炉需要用风机进行热风循环,一方面耗电量大,另一方面喷嘴多个,炉膛压力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节能型旋转式铝棒加热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节能型旋转式铝棒加热炉,包括旋转炉膛、外炉体、燃烧机和排气管,所述旋转炉膛设于外炉体内部,旋转炉膛下方的外炉体上设有用于支撑旋转炉膛的支撑部,支撑部包括滚轮和滚轮座,所述滚轮轴连接在滚轮座上,所述燃烧机设于旋转炉膛的一端并通过燃烧筒与旋转炉膛连接,旋转炉膛上设有若干个加热排栅,所述排气管设于旋转炉膛的圆周上,排气管上设有风机,所述位于排气管一端的旋转炉膛顶部设有电机并通过定位机构固定,所述位于排气管一端的旋转炉膛上设有链轮,所述电机通过链条与链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炉膛上的加热排栅的数量为12-16个。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上设有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炉膛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显示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定向加热及强制排废气方式来加热铝棒,所述炉体采用旋转式的炉体,铝棒的升温速度快,加热均匀,同时,省去了风机热风循环,无需消耗电能,节能性更好,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节约了成本,所述加热排栅加快了铝棒在旋转加热过程中的速度,所述排气管上设有调节阀,可根据需要调节旋转炉膛内的压力,所述炉膛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显示器,用于监测旋转炉膛内的温度情况,根据实际温度情况调整燃烧机的功率,提高铝棒的加热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节能型旋转式铝棒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节能型旋转式铝棒加热炉的右视图。
其中:1—燃烧机,2—外炉体,3—旋转炉膛,4—风机,5—定位机构,6—排气管,7—电机,8—链轮,9—链条,10—加热排栅,11—温度传感器,12—滚轮,13—滚轮座,14-显示器,15—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伟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伟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99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