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容积托盘运输棚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89818.9 | 申请日: | 2015-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3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诗卫;王毅;叶毅;黄瑞;杨发先;胡小平;杨春雷;罗汉江;钟晓峰;彭燎;韩金刚;林结良;王爱民;潘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17/04 | 分类号: | B61D17/04;B61D17/08;B61D17/12;B61D17/06;B61D19/00;B61F1/00;B61D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51120 | 代理人: | 赖纯清 |
| 地址: | 62003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积 托盘 运输 棚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货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铁路运输棚车结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容积托盘运输棚车。
背景技术:
目前,棚车主要用于运输各种免受日晒、雨雪侵袭的成件货物、零担货物以及各种袋装、箱装等包装货物。现有棚车为圆弧形车顶或人字形车顶,未能充分利用铁路机车车辆限界,不利于增大车辆容积和降低车辆自重;不能装运托盘类货物,货物堆放凌乱,车内货物装载环境差,也不利于降低车辆自重。
因此,亟需寻求一种能充分利用铁路机车车辆限界、货物装载环境好的新的铁路运输棚车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容积托盘运输棚车,该运输棚车能充分利用铁路机车车辆限界,且货物装载环境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容积托盘运输棚车,该运输棚车包括车钩缓冲装置、转向架、侧墙、底架、车顶、车门、空气制动装置和端墙,车顶为网格梁结构,侧墙为可安装托盘的波纹板结构,底架为鱼腹梁结构,车门为带集装箱锁闭装置结构,端墙为折线形丰字梁结构。
所述的侧墙包括上侧梁、上部侧墙板、门挡、托架、横带、下部侧墙板、链环、门柱、挂钩组成和托盘,上部侧墙板和下部侧墙板采用波纹压型结构,侧墙上端是上侧梁,上侧梁为角钢组焊而成,在侧墙中部设有门柱,门柱为矩形钢管与角钢组焊而成,在上部侧墙板和下部侧墙板之间设置两根平行横带,在两根平行横带之间设置托架,侧墙左侧设置上、下两处门挡,门挡由挡板、筋板组焊而成,门柱上开有若干个方孔,在门柱上安装链环,托架上开有若干个方孔。
所述的托架和门柱上安装挂钩组成,挂钩组成由挂钩、支座、筋板、护板组成,支座采用角钢制成,挂钩组成通过挂在托架及门柱上的方孔里与侧墙相连,托盘安装在挂钩组成上,安装一个托盘需要四个挂钩组成,托盘由边框、横梁、托梁、网格板制成,边框由槽钢组焊成框架,横梁采用槽钢分布在托梁之间,托梁由槽钢组焊而成,在其上铺设网格板。
所述的底架包括端梁、小横梁、纵向梁、枕梁、中梁、大横梁、铁地板和侧梁组成,大横梁、小横梁横向交替平行排列,纵向梁与中梁平行排列,端梁采用折压结构与组焊式冲击座焊接在一起,中梁采用钢板组焊成鱼腹梁结构,其上焊接组焊式锻钢上心盘,大横梁、小横梁和纵向梁纵横交叉形成网格梁结构,其上覆盖铁地板,铁地板采用高强度耐候钢,喷涂耐磨防滑漆。
所述的侧梁组成由侧梁、导轨支座和车门导轨构成,车门导轨采用矩形钢管,侧梁采用L形折弯结构。
所述的车顶包括横梁、纵梁、车顶板和车顶侧梁,横梁横向交替平行排列,纵梁与横梁纵横交叉形成折线形网格梁车顶骨架,横梁与纵梁采用矩形钢管;车顶板搭接在折线形网格梁车顶骨架上;车顶侧梁布置在车顶两侧,车顶侧梁采用冷弯型钢。
所述的车顶板采用三段搭接方式,中间一段车顶板折压后搭接在两旁的车顶板上,所有拼接焊缝均在网格梁车顶骨架上。
所述的车门包括左门组成、导向轮组成、集装箱锁闭装置、橡胶密封垫、右门组成、滑轮组成和橡胶门档,左门组成与右门组成之间安装一套集装箱锁闭装置,右门组成与车体之间安装一套集装箱锁闭装置,集装箱锁闭装置由锁头、锁座、锁杆和手柄组装而成,在车门上部安装4组导向轮组成,在车门下部安装4组滑轮组成,车门两侧分别安装上、下两组橡胶门挡,车门之间采用橡胶密封垫,左门组成与右门组成分别由门框和车门板组焊而成,门框采用矩形钢管组焊成框架,车门板采用折压波纹结构。
所述的滑轮组成由滑轮、滑轮轴、支撑板、护板和防水板组装而成,滑轮采用V形槽结构,滑轮轴为凸轮轴结构,滑轮通过滑轮轴连接在支撑板上,支撑板上铆接有防水板,支撑板下通过螺栓连接有护板。所述导向轮组成由导向轮、护板、轮轴组装而成。
所述的端墙包括角柱、端柱、端板、横带和折线形上端梁,角柱竖向布置于端墙两侧,角柱与折线形上端梁组焊成框架,中央位置布置一根竖直端柱,在端柱与角柱之间横向布置“丰”字结构横带,并在框架之间安装端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充分利用铁路车辆限界,扩大了车体内部断面面积,在车辆容积相同的条件下,折线形车顶棚车比人字形车顶和圆弧形车顶棚车空间利用率高,能够有效缩短车辆长度,降低车辆自重。
2、本发明侧墙通过波纹压型,减少侧墙自由面积,保证金属薄板受力后不致失稳,这样提高了侧墙自身刚度,既可以减少侧墙组焊时的变形,又能提高侧墙抗外涨的能力,还能与底架共同承受垂向载荷,承受部分纵向力,可显著地减轻中梁的负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98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最大化利用再生能量的列车运行控制方法
- 下一篇:隧道状态检测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