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植入体输送系统的内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89321.7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8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雨;刘翔;吴明明;王海山;陈国明;陈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植入 输送 系统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植入体输送系统的内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组件由近端到远端依次包括顺序连接的加强管(29)、近端内管(38)、固定头(26)、远端内管(25)和锥形头(1),且所述内管组件还包括辅助管(28)以及能够穿过导丝的内腔,所述辅助管(28)包裹于所述近端内管(38)的外周。
本申请是申请号是201210356246.3、申请日是2012年9月21日并且发明名称是“植入体输送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入体输送系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输送和放置人工心脏主动脉瓣膜、二尖瓣、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的系统。
背景技术
心脏瓣膜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其中主要为风湿热导致的瓣膜损害;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瓣膜退行性变(包括钙化和粘液变性等)以及代谢障碍性瓣膜损害在我国也日益增多。
而传统的心脏瓣膜手术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的心脏直视方法。穿过患者的胸骨进行切割(胸骨切开术),并且患者的心脏被停止而血流改道通过“心肺”旁路控制机(体外循环机)。外科瓣膜置换手术是具有明显的伴随风险的高创伤性手术,患者可能由于栓子和与体外循环机有关的其他因素被暂时干扰,患者完全康复需要数月的时间。并且,老年人及某些特殊人群更是无法承受上述外科手术所带来的创伤,术后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或者无法康复等。
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具有无需开胸、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近10年来介入治疗方向显示出内外科能治疗的病例,介入治疗方法都能治疗;外科手术不能治疗的病例,介入治疗方法也能治疗。新世纪瓣膜病介入治疗,研究工作明显加速,经皮介入瓣膜植入术由实验研究发展到小规模临床并行的研究阶段,瓣膜病介入可能突破技术上的“瓶颈”,迅速实现广泛的临床应用,它再次成为介入性心脏病学领域的关注焦点。
现有介入心脏瓣膜输送系统存在操作复杂、对医者的操作要求高、容易引起误操作的问题,而且,现有介入心脏瓣膜输送系统无法在准确定位后,快速释放及回收输送设备,延长了输送系统在病人的体内的时间,对患者的身体影响加大。
中国专利文献CN 2726560Y描述了一种介入式人工心脏瓣膜的植入装置,它由输送管、锁定丝、拉线、导丝、拉线固定栓及锁定丝固定栓组成,在输送管的后端有拉线支管,各拉线通过各拉线支管进入输送管、从输送管的前端伸出,各导丝和锁定丝穿过输送管、从输送管的前端伸出,拉线固定栓固定在拉线支管的管口用来固定拉线,锁定丝固定栓固定在输送管的后端用来固定锁定丝。该专利文献描述的人工心脏瓣膜植入装置的人工心脏瓣膜的装载及释放虽然达到较理想的控制,但操作比较复杂,需操控固定丝及拉线,在手术过程中复杂的操作容易引起误操作,同时影响手术的时间与质量。
美国专利文献US2011/0251683A1描述了一种输送器系统,其对医者的操作要求降低了,相应减少了手术时间,但是旋转释放操作极度不方便,每次旋转不会超过180度,在瓣膜定位时,旋转释放影响较小,如在快速释放阶段采用旋转释放,则影响很大,医者需要高速旋转控制键,提高了操作难度;另外,推拉功能操作不稳定,推拉块容易引起医者操作时手指从其上滑脱,如滑脱,则可能会导致导管的整体窜动,带动已定位好的瓣膜支架,使瓣膜产生瓣周漏等不良状况。并且,上述现有技术还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功能手柄旋转操作不方便;推拉按钮容易产生操作失误;内管采用单管设计,对弯曲及轴向性能平衡性调节差。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还存在有如下的缺陷或不足:
(1)输送设备操作复杂,对医者的操作要求高,容易引起误操作;
(2)因输送器内管固定于手柄尾端固定架,造成旋转件旋转操作不便,每次旋转的角度行程小于180度,所以影响了操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93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自锁型人工椎间盘系统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回弹式种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