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86690.0 | 申请日: | 201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0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波;付忠明;宋桂娟;曾茂进;李江淮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6 | 分类号: | F21V23/0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99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照明领域,特别是一种电连接件。
背景技术
LED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低发热、省电和寿命长的优点,因此其应用越来越广泛。LED灯将逐渐取代白炽灯和卤素灯等传统照明灯具。现有的LED球泡灯包括灯头、电源电路板组件、发光散热单元及灯罩,灯头与电源电路板组件以及电源电路板组件与发光散热单元之间皆采用焊接导线或用螺丝直接压住导线进行电连接。由于灯具内部空间较小,较长的导线在灯具内部凌乱地塞入,易产生导线破损、导线焊接点松脱等现象。
如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9月25日,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131794.6,名称为《发光二极管球泡灯》的实用新型,其包括一灯头,灯头包括一灯头内套、多个导电弹片及一电极连接单元,导电弹片容纳在灯头内套之内,电极连接单元组装在灯头内套下方,通过电极连接单元与导电弹片与电源输入插脚相互插夹持而实现电性连接。此实用新型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公母端子的连接方式实现了电连接,但是这种连接方式由于需要通过插夹持实现电连接,组装、生产工艺都较为繁琐。为了适应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如何进一步简化结构,缩小灯头体的体积,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仍是目前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电连接件。
一种电连接件,用于LED灯的光源板与驱动板之间的电连接,其包括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该输出端子为贴设在该LED灯的驱动板的表面上的片状结构,该输入端子的一端固定在该光源板上并与该光源板电连接,该输入端子的另一端为弹片结构,当该光源板相对该驱动板组装固定之后,该驱动板靠近该光源板设置,该输入端子的另一端弹性地抵接在该输出端子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电连接件通过将输出端子贴设在驱动板的表面上,将输入端子固定在该光源板上,输入端子弹性的抵接在该输出端子上。由于该输出端子直接贴设在该驱动板的表面上,当该输入端子的另一端弹性地抵接该输出端子上时,该驱动板必定会给该输出端子以支撑,从而确保该输入端子与该输出端子的电连接。由于该输入端子被该驱动板固定,使得该输入端子的结构变得比较简单,从而可以有效地简化整个电连接件的结构。使得该电连接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件中驱动板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电连接件中输入端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件,请参考图1至图4。
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电连接件,设置在一个灯头体10中。该灯头体10为常见的LED灯壳与螺口灯头的组合,当然,其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灯的壳体结构。该灯头体10为中空的壳体结构,其内部固定设有光源板20与驱动板30。该电连接件分别设置在该光源板20与驱动板30上。该电连接件用于LED灯的光源板20与驱动板30之间的电连接,其包括输入端子21和输出端子31,该输出端子31为贴设在该LED灯的驱动板30的表面上的片状结构,该输入端子21的一端固定在该光源板20上并与该光源板20电连接。在本专利中,所谓“该输出端子31为贴设在该LED灯的驱动板30的表面上”,特指该输出端子31通过焊接、铆接等手段固定在该驱动板30的表面上,与该驱动板30连接固定形成一个整体。该输入端子21的另一端为弹片结构211,当该光源板20相对该驱动板30组装固定之后,该驱动板30靠近该光源板20设置,该输入端子21的另一端弹性的抵接在该输出端子31上。
该输出端子31与输入端子21相当于一个极小的元器件分别设置在驱动板30与光源板20上,完全不会占用灯头体10的空间,为进一步简化缩小灯头体10具有重要意义。
请参考图1和图2,该驱动板30设置在该光源板20的下方,该输入端子21固定在该光源板20的顶面。该光源板20上设有穿孔22,该输入端子21靠近该穿孔22设置。当然,该输入端子21也可以固定在该光源板20的底面。
将输入端子21的另一端设置成弹片结构211,弹片结构211能够方便的贴焊在光源板20上,大大的简化了生产工艺。取代了现有技术的母端子结构,相比母端子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66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吹灰暖管疏水和蒸汽的回收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污染回收再利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