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薄壁铸件金属型铸造局部厚大部位质量的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86027.0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1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鹏;边毅;李智伟;刘新超;孙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2 | 代理人: | 符彦慈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薄壁 铸件 金属 铸造 局部 部位 质量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薄壁铸件金属型铸造局部厚大部位质量的模具结构,它适用于铝合金、镁合金等有色金属薄壁铸件的金属型铸造。
背景技术
金属型铸造是将金属液浇入用金属材料制造的铸型中获得铸件的工艺方法。金属型冷却速度快,铸件组织致密,力学性能比砂型铸件高15%左右;金属型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较砂型铸件在后期机械加工过程中可少加工或不加工,生产效率高。
金属型的热导率和热容量大,浇入金属型的金属液很快就结晶凝固。但是对于薄壁铸件的局部厚大部位来说冷却速度慢,无法实现与薄壁位置同时凝固,易产生缩松缺陷。同时,金属型模具排气效果差,厚大部位常因排气不良产生负压影响充型,并且产生气孔缺陷。因此,需要探索出一种即能够加快铸件局部厚大部位冷却速度又有利于厚大部位排气的工艺方法,从而改善薄壁铸件局部厚大部位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善薄壁铸件金属型铸造局部厚大部位质量的模具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能够顺利排出厚大部位充型及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有效加强薄壁铸件局部厚大部位的冷却能力,保证精铸件的质量,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
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善薄壁铸件金属型铸造局部厚大部位质量的模具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与铸件大平面上存在的厚大筋条相对位置设有槽,槽的面积与筋条面积相同,所述槽内设有紫铜镶块,紫铜镶块与槽的配合方式为过渡配合。
优选地,所述紫铜镶块与模具的配合的面上均匀分布多个排气通道。
优选地,所述排气通道为三角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紫铜镶块与槽底配合的一面边沿上设有直角槽。
优选地,所述槽底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排气孔。
优选地,所述排气孔与紫铜镶块的直角槽相对设置。
本发明所述的改善薄壁铸件金属型铸造局部厚大部位质量的模具结构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顺利排出厚大部位充型及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有效加强薄壁铸件局部厚大部位的冷却能力,保证精铸件的质量,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
紫铜镶块的排气效果:充型及凝固过程中厚大部位的气体通过紫铜镶块上的排气通路以及模具本体上连接排气通路的排气孔排出,降低了厚大部位出现气孔缺陷以及因排气不良产生负压影响充型的可能性。
紫铜镶块的冷却效果:铜材质的热导率和热容量相较铸铁模具本体大,具有比金属型模具本体更好的冷却效果,同时厚大部位气体的排出也带走了部分热量,加强了局部厚大部位的冷却能力。二者的共同作用有利于实现铸件局部厚大部位与薄壁蒙皮部位的同时凝固,降低厚大部位缩松的可能性,提高厚大部位组织致密性。
在模具上使用铜介质激冷及排气散热的方式加强厚大部位的冷却能力可有效地保证金属型精铸件的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改善薄壁铸件金属型铸造局部厚大部位质量的模具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改善薄壁铸件金属型铸造局部厚大部位质量的模具结构的紫铜镶块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改善薄壁铸件金属型铸造局部厚大部位质量的模具结构的紫铜镶块的侧视图;
图5是图3的I处放大图;
图6是图4的II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6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型铝合金管材
- 下一篇:用于消失模铸铁的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