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数据分区的服务连接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85016.0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7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官元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数据 分区 服务 连接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数据分区的服务连接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前台展示层向任一服务分发层发送服务请求;服务分发层根据服务请求计算请求访问的分区的分区代码,把分区代码加入请求参数中,将请求参数根据负载均衡策略转发给中间件层;中间件层根据请求参数中的分区代码连接分区代码指定的分区数据库;分区数据库执行其内部的业务代码,并返回执行结果给前台展示层。本发明实现了集群节点可以相互替换,以及进行负载均衡分发请求;集群中可以在线删除或增加节点,对于计算能力的平滑扩展提供支持;为电信运营商业务支撑系统向低成本建设过渡提供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中间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持数据分区的服务连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支撑系统中,普遍使用了传统的软件中间件系统,该系统是为集中提供服务并运行于可靠的小型机平台而设计的。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使用基于x86PC级硬件以及Linux软件系统也可能提供同样甚至更高运算能力的服务,并为能提供平滑扩展计算能力做好准备。
同时由于电信运营商的业务逻辑庞大繁杂且变更频繁,基于这些业务逻辑的代码也因此非常繁多,这为业务向更新的技术平台移植造成了困难。
为兼顾“平滑扩展计算能力”和“避免大规模移植代码”两点要求,我们尝试基于传统中间件软件平台搭建可平滑增删节点的中间件集群。由于x86PC级硬件的单点可靠性较小型机系统要低,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节点失效时能使使用集群服务的外部系统尽量不受影响。为能是集群节点能相互替代并负载分担,要求各节点能部署完全一致,但现有的系统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数据库,并且业务数据水平切分到多个数据库实例中(数据分区)。
现有系统中中间件层对于数据分区的支持,是为每个分区分配固定的中间件实例,即一个中间件实例只固定访问其中一个分区数据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一个中间件实例访问任一分区数据库的支持数据分区的服务连接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支持数据分区的服务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前台展示层向任一服务分发层发送服务请求;
服务分发层根据服务请求计算请求访问的分区的分区代码,把分区代码加入请求参数中,将请求参数根据负载均衡策略转发给中间件层;
中间件层根据请求参数中的分区代码连接分区代码指定的分区数据库;
分区数据库执行其内部的业务代码,并返回执行结果给前台展示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现了集群节点可以相互替换,以及进行负载均衡分发请求;集群中可以在线删除或增加节点,对于计算能力的平滑扩展提供支持;为电信运营商业务支撑系统向低成本建设过渡提供支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中间件层根据请求参数中的分区代码连接分区代码指定的分区数据库具体为:
解析请求参数,得到请求访问的分区的分区代码;
从预设的中间件服务配置文件中获取与服务请求对应的数据库标签及数据库连接参数,根据数据库标签、数据库连接参数和分区代码建立对应分区的数据库连接。
进一步,所述中间件层根据请求参数中的分区代码连接分区代码指定的分区数据库中还包括:中间件层调用分区数据库中与请求参数对应的业务模块,并向业务模块中传入请求参数及数据库连接参数。
进一步,所述中间件层根据请求参数中的分区代码连接分区代码指定的分区数据库中还包括:所述中间件层将分区数据库返回的执行结果进行封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5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