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分束铺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84970.8 | 申请日: | 2015-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1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为;谢方平;李旭;欧佳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B27J1/02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薛端石 | 
| 地址: | 41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分束铺送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秸秆编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分束铺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秸秆作为农作物的重要副产品,同时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可作肥料、饲料、生活燃料及造纸、制炭、建材、编织业及副业生产的原料,用途非常广泛。就水稻秸秆而言,日常生活中人们将水稻秸秆编织的草帘用于砖厂防晒、建筑、粮仓、木耳生产、车皮包装、蔬菜大棚冬季保温及预制品的防干养生等领域,既保护了环境又带来了收益;这样处理秸秆不仅生态环保,又造福农民,且杜绝了焚烧水稻秸秆进而造成的污染环境,水稻秸秆的合理利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而秸秆主要通过秸秆编织机械编织,其编制过程可分为人工分束→铺送→分草(进草)→穿草→编织→压紧等工序,编织机械的动力源以电动机为主,可分为梭杆立式和平面式,作业方式有手工进草和自动进草两种;其中,梭杆立式编织机采用凸轮控制自动进草机构,并通过双侧抖草齿及扎草针片,将成把的原料分离开,而后送入梭钩,以完成编织草席所需的分草→穿草→经线换向→压紧等基本动作;平面式草帘编织机则参考封包机的原理设计,采用单线编织结扣,设计中一般用特制机针完成宽幅草帘经线编织,每一根针相当于1台封包机;然而这两种编织机都存在如下缺陷:
在水稻秸秆进入编织机之前,稻草分束和铺送过程主要由人工完成,而随着编织机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由于稻草本身的缠结及编织机械大小的限制,人工分束和铺送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草帘编织的机械化要求,直接影响水稻秸秆的处理与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分束铺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分束铺送装置,包括机架、电动机、进给传动机构、输送部分、侧挡板、料斗、镇压机构、镇压板导向部分、下固定刮板、上活动刮板部分及进给滚筒部分;其中,电动机安装在机架下方,且与安装在机架上方的进给传动机构、输送部分连接,并在输送部分两侧安装有侧挡板,料斗安装在机架上,镇压板导向部分设置在料斗内上方,镇压机构设置在镇压板导向部分上;进给滚筒部分安装在机架上,同时部分组成机构置于料斗内,上活动刮板部分安装在料斗上,且与安装在机架上的下固定刮板贴合,进给滚筒部分与下固定刮板对接,用以完成秸秆的分束分离,其具体结构如下:
电动机安装在机架上,且通过进给驱动皮带与进给传动机构连接、通过输送驱动皮带与输送部分连接,并在沿输送部分的输送方向两侧安装有侧板,以防止秸秆在输送过程中侧向移动;
料斗安装于机架上,并在料斗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镇压板导向部分的料斗翼板,料斗翼板底部设置有用于进给滚筒部分通过的翼板凸耳,料斗内部底端设置有固定侧板,且在固定侧板上设置有固定侧板缺口,用于秸秆的入料和进给滚筒部分旋转取料通过,同时在料斗内设置有用于安装上活动刮板部分的活动侧板安装定位板;
镇压板导向部分设置在料斗内上方,用于导向支撑镇压机构,镇压板导轨安装于料斗翼板内侧,导轨固定支架安装镇压板导轨上端,用于固定镇压板导轨,且在导轨固定支架中间设置有用于锁止镇压机构的镇压板支撑销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49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