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痛风及风湿病的外敷中药贴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84167.4 | 申请日: | 2015-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4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 发明(设计)人: | 南成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成双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70;A61P29/00;A61P1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中***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痛风 风湿病 外敷 中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中药贴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及风湿病的外敷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治疗痛风及风湿病方面都是利用西医打针、输液或者中草药汤药或者贴膏药。上述方法治标不治本,只是暂时缓解症状,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越治越疼,致使患部变形腹水,患者更加痛苦。长期服用西药为患者的其他脏器带来较大损伤,尤其是服用激素等,带来患者内分泌紊乱,其毒副作用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药熬制不便,口味欠佳难以入口,长期服用,患者都产生厌恶心理,而且,中草药通过胃酸消化后,药效大幅度降低,通常作用慢而不明显,逐渐转化为慢性病,为以后治疗增加病程,患者造成更大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痛风、风湿病的外敷中药贴,以克服目前中西医治疗痛风、风湿病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中药贴由中药药芯和医用空贴(此贴可在市场上采购)组合而成,中药药芯的主要原料为桂枝、赤芍、陈皮、白术、当归、黄芪、姜黄,其配伍比例重量份为:桂枝9g,赤芍为3g,陈皮为3g,白术为3g,当归为6g,黄芪为6g,姜黄为6g,医用凡士林30g。赤芍要进行炒炙,以增强活血散瘀,具体方法是:将锅烧热,投入药片,拌炒至微焦黄色(下同);陈皮要进行文火炒炙;白术要用麦麸进行炒炙;当归则用酒炒,以增强活血散瘀功效;黄芪也进行酒炒。
中药药芯的制备方法:
第一步,中药药芯原料筛选:无虫蛀、无霉变、无异味、无杂质、无水分、色泽正、品相好、道地药材,备用;
第二步,对所选中草药要进行适当制作,赤芍要进行炒炙,拌炒至微焦黄色(下同);陈皮要进行文火炒炙;白术要用麦麸进行炒炙;当归则用酒炒;黄芪也进行酒炒;
第三步,混料粉碎,粉碎前称量各组分剂量,均匀混合,粒度不大于100--200目;
第四步,粉碎的药粉加入适量凡士林作为粘合剂,揉成药膏,将药膏压制成片状中药药芯;
第五步,将中药药芯与医用空贴组合制称外敷中药贴,方法是:半揭开医用空贴,将中药药芯放入贴中的圈内,回合揭开的部位压平,备用。
本发明直接贴在患者患处或穴位上,皮肤吸收,安全可靠,患者一旦反应不良,立即揭掉药贴,清洗贴面,即可停止施药及药效,使用特别方便(即揭开外服中药贴露出药芯面,贴到患部或者对应的穴位上),克服了患者服用中西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施救难、无法施救的的尴尬;本发明节约药材效果好,外敷中药膏用中药的剂量很少即可,是传统熬中药所使用药量十分之一以下;本发明贴敷外敷中药贴无痛苦,免除了吃药打针所带来的痛苦或不舒;本发明环保、卫生、无毒副作用,使用治疗痛风及风湿病的外敷中药贴治病,没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人体。本发明适用各类人群,应用广泛,外敷中药贴可视具体情况选择药贴面积大小,老少皆宜,更适用于快节奏的白领阶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桂枝9g、赤芍6g、陈皮6g、白术6g、当归3g、黄芪3g、姜黄3g、医用凡士林30g;
实施例二、桂枝7g、赤芍5g、陈皮4g、白术5g、当归2g、黄芪4g、姜黄2g、医用凡士林30g;
实施例三、桂枝10g、赤芍8g、陈皮7g、白术8g、当归5g、黄芪4g、姜黄3g、医用凡士林3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成双,未经南成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41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膏
- 下一篇: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