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Ox吸留还原型催化剂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82308.9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3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白川翔吾;明石和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J23/52 | 分类号: | B01J23/52;B01J23/63;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o sub 吸留还 原型 催化剂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NOx吸留还原型催化剂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包含含有铂与金的固溶体的催化剂金属的NOx吸留还原型催化剂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净化从稀薄混合气发动机(其作为整体在高于理论空燃比的高空燃比下运行)等内燃机排除的废气中的NOx的催化剂,NOx吸留还原型(NSR)的废气净化用催化剂被开发并实用化。
作为这样的催化剂,通常已知的有:在堇青石等的蜂窝(honeycomb)基材上形成包含铂(Pt)、钯(Pd)、铑(Rh)等的催化剂金属的催化层,将包含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元素等元素的NOx吸留材料载持于该催化层而成的催化剂。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NOx吸留还原型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无机物载体上载持选自Pt、Pd、Au、Ag、Rh和Ir的金属粒子,在上述金属粒子上使选自Pt、Pd、Au、Ag、Rh和Ir且与所述载持的金属粒子不同的金属积相,该积相通过还原析出法进行;在实施例中,具体公开了(Pt-Au)Al2O3等催化剂的制造。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根据上述的制造方法,能够通过还原析出法稳定地制造具备第一催化剂金属粒子和在其上积相的第二金属且净化率优异的NOx还原催化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048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使用NOx吸留还原型(NSR)催化剂的净化方法中,经常在稀空燃比下进行燃烧,其间,例如废气中的NO因Pt等催化剂金属而被氧化成NO2并作为硝酸盐吸留于NOx吸留材料中。随后,在NOx吸留材料的NOx吸留能力接近饱和时,通过将废气的空燃比暂时地变浓(rich),从NOx吸留材料放出NOx,接着,放出的NOx与废气中包含的烃(HC)等反应而被还原净化。
在此,通常已知的是,Pt等催化剂金属在金属状态下显示NO氧化活性。但是,在氧过剩的稀气氛下,Pt易于形成氧化物,因此有时不能充分地吸附和氧化废气中的NO。在该情况下,产生如下问题:不能使废气中的NOx充分地吸留于NOx吸留材料。
在专利文献1所具体公开的(Pt-Au)Al2O3等的催化剂中,由于Au在Pt粒子上积相,即Pt粒子被Au覆盖,因此有可能利用Pt的NO的吸附和氧化因Au而被阻碍。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所具体公开的催化剂中,有时不一定能够实现足够高的NOx吸留能力。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以往的催化剂相比能够实现更高NOx吸留能力的NOx吸留还原型催化剂及其制造方法,该NOx吸留还原型催化剂是包含铂作为催化剂成分的新型的NOx吸留还原型催化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如下所述。
(1)NOx吸留还原型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其是将含有铂和金的固溶体的催化剂金属以及NOx吸留材料载持于催化剂载体而成,上述催化剂金属中的金含量相对于该催化剂金属中所包含的铂和金的合计摩尔数为超过1mol%且20mol%以下。
(2)上述(1)中记载的NOx吸留还原型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催化剂金属中的金含量相对于该催化剂金属中所包含的铂和金的合计摩尔数为5mol%以上10mol%以下。
(3)上述(1)或(2)中记载的NOx吸留还原型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催化剂金属的平均一次粒径为超过0nm且10nm以下。
(4)上述(3)中记载的NOx吸留还原型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催化剂金属的平均一次粒径为超过0nm且5n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23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