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钨锡矿的选矿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81192.7 | 申请日: | 2015-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7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陆智;伦绍雄;李宁钧;刘子帅;蔡振波;阙绍娟;程秦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冶金研究院;中国有色集团(广西)平桂飞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 |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 地址: | 530023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锡矿 选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选矿技术领域,特别是对于原矿主金属品位低、矿物易过磨过粉、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匀、钨锡难以分离的钨锡矿的选矿方法。
背景技术
钨锡矿是脆性矿物,在矿物加工过程中极易过磨过粉,给选矿过程带来诸多不便,防止钨锡矿物过磨过粉碎及微细粒钨锡选别是世界选矿领域公认的技术难题。在钨锡共生矿床中,为了综合回收钨锡矿物,一般将原矿磨至基本单体解离,采用跳汰机或螺旋溜槽进行预先抛尾。当钨锡矿物共生紧密、主金属品位低、嵌布粒度粗细不匀时,将矿物磨至单体解离容易造成金属过磨过粉,过粉的细粒钨锡矿物重选难回收、造成回收率偏低,难以获得理想的选矿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钨锡矿物的选矿方法,针对主金属品位低、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匀,采用粗细分支分选以提高精矿品位及回收率的选矿方法,能够防止过磨过粉、较好地回收钨锡矿物。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一种钨锡矿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矿物原料中Sn含量为0.083~0.32%、WO3含量为0.035~0.46%,物相分析表明锡以锡石形式存在,钨以黑钨矿为主、含少量白钨矿,具体步骤和药剂制度如下:
(1)将钨锡矿物磨至部分单体解离,采用跳汰分支分选技术,将矿物分选为粗粒重矿物和细粒集合体,所述粗粒重矿物是指粒度较粗的单体锡钨矿物和比重较大的富连生体,细粒集合体是指粒度较细的单体锡钨矿物和比重较小的贫连生体,然后对粗粒重矿物和细粒集合体矿物分别重选;
(2)粗粒重矿物经螺旋溜槽粗选,得到螺旋溜槽粗精矿和螺旋溜槽尾矿,螺旋溜槽粗精矿摇床再精选,得到钨锡粗精矿1、摇床中矿1和摇床尾矿1;
(3)细粒集合体矿物用摇床一粗一精流程进行回收,得到钨锡粗精矿2、摇床中矿2和摇床尾矿2;
(4)将步骤(2)中得到的螺旋溜槽尾矿、摇床中矿1和摇床尾矿1和步骤(3)中得到的摇床中矿2合并进行再磨再选,得到钨锡粗精矿3;
(5)将步骤(2)得到的钨锡粗精矿1、步骤(3)得到的钨锡粗精矿2和步骤(4)得到的钨锡粗精矿3合并,添加质量浓度为5%的硫酸溶液1000~2000g/t、质量浓度5%的硫酸铜溶液100~300g/t、质量浓度1%的丁基黄药溶液100~200g/t以及2#油原液30~50g/t,经一粗一精二扫浮选流程脱除硫化矿,获得钨锡混合精矿;
(6)步骤(5)获得的钨锡混合精矿在磁场强度10000~13500Gs湿式强磁选条件下粗选,在8000~10000Gs湿式强磁选条件下精选实现钨锡分离,分别获得钨精矿和锡精矿。
所述粗粒重矿物是指粒度为+0.074mm的单体锡钨矿物和比重>4g/cm3的富连生体,细粒集合体是指粒度-0.074mm为的单体锡钨矿物和比重<4g/cm3的贫连生体。
除另有说明外,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各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在于:
1、采用跳汰分支分选技术将物料分为两支:一是粗粒重矿物{粒度较粗(+0.074mm)的单体锡钨矿物和比重较大(>4g/cm3)的富连生体},二是细粒集合体{粒度较细(-0.074mm)的单体锡钨矿物和比重较小(<4g/cm3)的贫连生体}。然后对两支矿物进行分别选别,实现已解离矿物粗收早收的原则,未解离矿物单独处理,保证钨锡回收率。
2、能够有效回收主金属品位低、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匀、矿物紧密共生等难选的钨锡矿物,获得理想的选矿指标。
3、生产使用设备台数少,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一种钨锡矿的选矿方法的原则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钨锡矿的选矿方法一个实例,包括如下步骤:
1.矿物原料:
原矿主金属品位:Sn0.32%、WO30.035%。物相分析表明锡以锡石形式存在,钨以黑钨矿为主、含少量白钨矿。
2.操作步骤和控制技术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冶金研究院;中国有色集团(广西)平桂飞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冶金研究院;中国有色集团(广西)平桂飞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11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 下一篇:一种异形连续密封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