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件表面处理机构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79497.4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4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聪缙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3/00 | 分类号: | B29C7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3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表面 处理 机构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件表面处理机构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已经越来越普及,在功能日益强大的基础上,其塑料外壳的质感和图案的立体感,也越来越成为消费者选择的指标,目前在对产品塑胶壳体进行喷漆时存在以下诸多问题:1、喷漆层过厚;2、喷漆粒子过粗;3、喷漆均匀度差;4、耐磨性差;5、喷漆有死角;6、喷漆底材的运用问题;7、喷漆影响材质的强度;8、喷漆表面的脏点。
且传统的对注塑件的表面修复主要是用一些羊毛皮或布进行产品的表面摩擦修复阴影异常,但修复的良率低,损坏率比较高,表面处理的效果不均匀。
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在以解决上述先前技术表面修复良率低效果不均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注塑件表面处理机构及其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件表面处理机构,包括颗粒容置室、位于颗粒容置室出口的气嘴和用于输送注塑件的传送带,传送带位于颗粒容置室下方,气嘴为角度可调结构,本发明通过颗粒与注塑件表面进行碰撞,对注塑件表面进行修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所述的气嘴与垂直面之间角度调整范围为45°-4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所述的颗粒容置室内气压为0.7MPa。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所述的颗粒包括玻璃颗粒、陶瓷颗粒和钢颗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所述的颗粒表面精糙度不超过60um-80u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所述的颗粒目数不大于150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还包括颗粒回收装置,该颗粒回收装置包括吸气罩,所述吸气罩与颗粒容置室相连,通过吸气罩将进行碰撞后的颗粒回收并重新送至颗粒容置室内,进行循环利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注塑件表面处理机构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将颗粒置入颗粒容置室内,调节室内气压在0.7MPa;
4.2、将产品放置在传送带上,调整气嘴角度;
4.3、控制产品流速和控制颗粒碰撞频率;
4.4、将处理后的产品进行表面除尘;
其中,所述颗粒包括玻璃颗粒、陶瓷颗粒和钢颗粒,且颗粒精糙度不超过60um-80um;气嘴角度为气嘴与垂直面之间的角度且该角度为45°-47°,本发明的颗粒碰撞频率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所述的产品流速为:13.5-15.5Hz。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颗粒与注塑件表面进行碰撞,对注塑件表面进行修复,修复效率高,良品率能达到100%,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颗粒容置室、2—气嘴、3—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兹就本申请案的技术特征暨操作方式举数个较佳实施状态,并配合附图说明叙述在后,仅提供审查参阅,本发明中的图示,为方便说明其比例未必按实际比例绘制,图示中的比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欲请求保护的范围。
有关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请参照图1,以下实施例均采用该注塑件表面处理机构,包括气压为0.7MPa的颗粒容置室1、位于颗粒容置室出口的气嘴2、用于输送注塑件的传送带3和颗粒回收装置,传送带3位于颗粒容置室1下方,气嘴2为角度可调结构,气嘴2与垂直面之间角度调整范围为45°-47°,颗粒回收装置包括吸气罩,吸气罩与颗粒容置室相连,通过吸气罩将进行碰撞后的颗粒回收并重新送至颗粒容置室内,进行循环利用。
以下实施例均采用150目的颗粒。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注塑件表面处理机构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精糙度为60um的玻璃颗粒置入颗粒容置室内,调节室内气压在0.7MPa;
2、将产品放置在传送带上,调整气嘴角度为45°;
3、控制产品流速在13.5Hz,适当调节颗粒碰撞频率;
4、将处理后的产品进行表面除尘。
本实施例修复良率为10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注塑件表面处理机构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精糙度为70um的陶瓷颗粒置入颗粒容置室内,调节室内气压在0.7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聪缙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聪缙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94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