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铵脱灰剂及皮革无铵脱灰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78881.2 | 申请日: | 2015-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7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 发明(设计)人: | 蔡健;柳之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健 |
| 主分类号: | C14C1/08 | 分类号: | C14C1/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1 | 代理人: | 谭春艳 |
| 地址: | 400020 重庆市九龙坡***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铵脱灰剂 皮革 无铵脱灰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革化学品的生产及应用,属于精细化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铵脱灰剂及皮革无铵脱灰工艺。
背景技术
脱灰是皮革生产过程中随浸灰工序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工序,浸灰后裸皮吸附了大量的灰碱,处于膨胀状态,脱灰是将裸皮中的石灰和碱部分或者全部除去的操作,主要目的是除去动物皮中的灰分、调节浴液和裸皮的pH值至中性、消除裸皮的肿胀状态及促进鞣剂的渗透和结合。铵盐被广泛用作脱灰剂,它具有价格便宜、操作控制简便、脱灰效果好等特点。但是,当脱灰浴液中的pH值在8~9时,浴液就会释放大量刺激性、有害健康的氨气;此外,脱灰废液直接排入河流中,其含有的氨氮化合物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进而引起水生生物和海洋藻类呼吸中毒,严重影响着环境。
目前制革中研究的不含氨氮脱灰方案主要是CO2脱灰、镁盐脱灰、有机酸和有机酸的酯类化合物脱灰等。CO2脱灰理论上可行,但从设备方面看,实际推广应用尚未成熟。镁盐脱灰可有效地去除皮坯中的钙,大大降低脱灰废液中的氨氮含量,脱灰过程中浴液pH的波动较大,易使成革松面及染色不均。硼酸、柠檬酸等是脱灰剂中常用的弱酸,但弱酸和目前国内外皮化公司开发的大部分无铵盐脱灰产品虽然能大大减少氨氮污染,但渗透性欠佳,难以使厚皮达到均匀的酸碱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灰效果好、不会造成氨氮污染、脱灰过程不产生刺激性气体、保证生产安全的无铵脱灰剂及皮革无铵脱灰工艺。
本发明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铵脱灰剂,包含A组分和B组分,所述组分A为硫酸钠或者硫酸钾或者硫酸钙或者氯化钠或者氯化钾或者氯化钙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所述组分B为乙醇酸或者乙酸或者柠檬酸或者氯乙酸或者硼酸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按照重量份数比组分A:组分B为100:(10~100)。
所述无铵脱灰剂,还包含组分C,所述组分C为能够吸附灰碱、油脂的沸石或者二氧化硅,按重量份数比,组分A:组分B:组分C为100:(10~100):(10~50)。
一种皮革无铵脱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对灰皮进行水洗;
2)水洗后加入无铵脱灰剂,脱灰剂使用量为灰皮重量的1~6%,加水,
进行脱灰处理。
作为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水的加入量为灰皮重量的80~100%,脱灰处理在转鼓中进行,处理时间为3~10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使用铵盐,组分A既有脱去灰皮中的水分的作用,又可松动油脂与皮纤维的结合,脱灰的同时具有脱脂作用;组分C能够吸附灰碱、油脂,加速了脱灰速度;脱灰速度快、效果良好,Ca2+的去除率高;脱灰过程不产生刺激性气体、操作安全,脱灰皮细致、干净、染色均匀;本无铵脱灰剂成本低、原料来源广,脱灰工艺简单,脱灰废液中无氨氮,COD含量低,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完全达到污水排放指标,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
在转鼓中处理灰皮(即已完成浸灰操作的皮)4吨,先水洗2h,水洗后进行脱灰:加入为灰皮重量3%(即120公斤)的无铵脱灰剂到转鼓中,加水3.2吨,无铵脱灰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100份硫酸钠、10份硼酸,10份沸石;在转鼓中脱灰处理4h,排水,检查脱灰完全,脱灰皮细致、干净。测定脱灰后的排出水的pH为8.0、COD为61mg/L、氨氮含量为0。使用常规脱灰剂硫酸铵进行脱灰,排出水的pH为10~11、COD为650~850mg/L、氨氮含量为350~400mg/L。本发明的无铵脱灰剂和工艺,既能达到良好的脱灰效果,且排出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完全满足国家污水排放指标。
实施例2
在转鼓中处理灰皮4吨,先水洗2.5h,水洗后进行脱灰:加入为灰皮重量2%(即80公斤)的无铵脱灰剂到转鼓中,加水3.6吨,无铵脱灰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100份硫酸钾、30份乙酸,20份沸石;在转鼓中脱灰处理3h,排水,检查脱灰完全,脱灰皮细致、干净。测定脱灰后的排出水的pH为8.1、COD为70mg/L、氨氮含量为0。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健,未经蔡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88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锌锅地坑热量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卧式回转筒冷却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