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用高效导热胶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77858.1 | 申请日: | 2015-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6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 发明(设计)人: | 董佳瑜;董春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晶雷光电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183/04 | 分类号: | C09J183/04;C09J11/04;C09J11/06;C09J1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ed 高效 导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热胶,具体涉及一种LED用高效导热胶。
背景技术
导热胶是一种高导热绝缘材料,它不易固化,可在-50~230℃温度下长期保持使用时的脂膏状态,既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又有优异的导热性,同时具有低油离度,耐高温、耐水、耐老化等特性,可广泛涂覆于各类电子产品、电器设备中的发热体与散热设施之间的接触面,起传热媒介作用和防潮、防尘、防腐蚀、防震等性能。
在发光二极管(LED)的制造领域,由于技术的限制,LED的光电转换效率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大功率LED灯珠,因其功率较高,大约有60%以上的电能将变成热能释放,这就对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的散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硅脂涂覆在铝制翅片或铜制散热片上,但我们知道,铝的导热系数约为200W/m·K,而一般的硅脂的导热系数只有1~2W/m·K,这就导致了在某些情况下,硅脂成了阻碍传热的因素之一,从理论上来讲,两者的导热系数越接近,则传热效率更高,但根据现有技术的制约,硅脂的导热系数很难突破3.3W/m·K,这在无形中也影响了LED的散热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用高效导热胶,其具有更高的导热系数,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对散热设施的传热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LED用高效导热胶,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
优选的是,所述的LED用高效导热胶,其中,还包括6~7重量份的氧化镁。
优选的是,所述的LED用高效导热胶,其中,还包括6~7重量份的氧化铍。
优选的是,所述的LED用高效导热胶,其中,还包括2~3重量份的氮化铝。
优选的是,所述的LED用高效导热胶,其中,还包括2~3重量份的氮化硼。
优选的是,所述的LED用高效导热胶,其中,还包括2~3重量份的氧化镱。
优选的是,所述的LED用高效导热胶,其中,还包括2~3重量份的2-甲基辛酸甲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案通过对传统的导热胶的配方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得其具有了更高的导热系数,从而使得当其涂覆于铝制翅片等散热设施表面时,能够发挥出更佳的传热效率,以实现高效导热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案提出一实施例的LED用高效导热胶,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
在该配方中,主体是聚二甲基硅氧烷,并辅以少量的甲基丙烯酸辛酯以保持硅氧烷的低油离度,但研究发现,当甲基丙烯酸辛酯相对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占比升高后,反而会降低导热胶的导热系数,并会影响氧化锌的分散效果。聚乙二醇醚的作用是提高氧化锌与聚硅氧烷的兼容性,同时又可使聚硅氧烷长时间的保持稳定的膏胶状态,长期在高温下使用不软化不变稀,在低温下不变稠,不固化。氧化锌为导热填料,其与聚硅氧烷的相容性好,而在此配方下,以氧化铝替换氧化锌后,会出现沉降、析出等排异现象,因此,氧化锌的使用应被限制。尽管铝粉、银粉等纯金属粉末的导热性能更出色,但由于这些金属粉末同时具备优异的导电性能,所以使得在导热胶中反而不能添加这些材料,否则将直接导致重要元器件的短路,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并且,研究还发现,导热填料的添加量与导热胶的导热系数是呈非线性关系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氧化锌的添加量加的越多,导热胶的导热系数就越高,氧化锌的量还必须和其他的成分含量相匹配才行,并且,通过大量的实验也发现了,若要实现对导热胶的导热系数的提高,导热胶中的这些成分的含量也并不是连续的,即只有将它们限定在一些小的范围内,才能实现对导热胶的优化效果,且有可能能实现这一效果的范围也是不连续的,尽管本案目前只发现上述提到的这一配比。若要保证导热胶的物理状态,则更加需要对聚乙二醇醚的添加量进行限定,非优选的添加量将导致导热胶偏离最理想的膏胶状态;而研究也同样发现,并非所有的聚多元醇醚都具有这一改性效果,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只有聚乙二醇醚在上述配方里才能发挥出令人意料不到的改性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晶雷光电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晶雷光电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78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