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成像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77286.7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1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孙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颉轩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18 | 分类号: | G02B13/18;G02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成像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成像模组。
背景技术
镜头是光学成像模组的一个部分。近几年来,由于摄像镜头在数码相机、网络摄影机以及手机等移动设备中广泛应用,随着移动设备消费的快速膨胀,人们对于移动设备的摄影成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分辨率、大视场角、更小的尺寸等等特征,都成为消费者选购时再三考虑的因素。
一般来说,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成像模组通常采用三片式或四片式镜片结构,但实践证明三片式乃至四片式模组无法拥有高分辨率的同时,也能保证成像质量,尤其是分辨率达到八百万像素以上时,模组已经很难做。生产商发现在生产这种成像模组时很难既保证高像质,又保证高量产率。另外,成像模组的离焦特性相当程度上影响最终摄像机的自动对焦性能,这一点在组装厂商那里得到证实。而模组的离焦特性可以通过调整透镜的非球面系数得到明显改善。
如何权衡高像质和生产的容易性之间的关系,既能解决像差问题,又能解决对焦问题成为成像模组生产的一个关键点,因此,有必要调整寻找一个具有更合适的组合和更协调的非球面系数的成像模组结构。
在2013年3月13日授权公告号为CN20279468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组,从成像系统组的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了五片镜片,以及至少包含一个平板元件。其中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为凸面,且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都具有屈光力。采用该结构的拍摄镜头,通过线膨胀系数较大的材料制作成光学成像系统组的薄平板元件,减小系统总高。但是该结构没有通过调整非球面系数之间的关系来得到较好的离焦特性,成像模组的离焦特性相当程度上影响最终摄像机的自动对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分辨率的成像模组,通过控制各透镜的折光力和每个非球面系数的关键关系,可以使成像模组达到高像质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离焦特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光学成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沿光轴方向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包括孔径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红外截止滤光片;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折光力,且其物面和像面均为为凸表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折光力,且其像面为凹表面、物面在边缘区域为凸表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折光力;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折光力,且其像面为凸表面;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折光力,且其像面在近轴区域为凹表面、在边缘区域为凸表面;
取归一化调制度为0.4时,所对应的各视场离焦特性曲线可包络的最大有效间距D的范围为:0.052mm≦D≦0.082mm。
进一步地,上述成像模组满足关系式:
-0.311≦ AC6/AC9≦ -0.166,
其中,AC6是第三透镜像面的非球面系数之和,AC9是第五透镜的物面的非球面系数之和。
进一步地,上述成像模组满足关系式:
-0.570≦AC7≦0.049,
其中,AC7是第四透镜物面的非球面系数之和。
进一步地,上述成像模组满足关系式:
-4.89≦AC2≦-3.67,
其中,AC2是第一透镜像面的非球面系数之和。
进一步地,上述成像模组满足关系式:
-0.342≦ASUM≦0.448,
其中,ASUM是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所有物面和像面的非球面系数之和。
进一步地,上述成像模组满足关系式:
1.23≦T/AT ≦1.35,
其中,T是第一透镜到第五透镜的镜片中心厚度和,AT是第一透镜到红外截止滤光片之间空气间隙中心总厚度。
进一步地,上述成像模组满足关系式:
7.8≦G2/ T12≦39.3,
其中,G2是第二透镜的镜片中心厚度,T12是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隙。
进一步地,上述成像模组满足关系式:
20.91≦TTL/BFL≦35.50,
其中,TTL是器件高度,BFL 是成像模组的后焦距。
进一步地,上述成像模组满足关系式:
3.72≦Rm/Rt≦3.7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颉轩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颉轩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7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行布放式蝶形引入电缆
- 下一篇:一种密闭土壤消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