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玻璃的取料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76078.5 | 申请日: | 2015-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5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开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重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晋小华 | 
| 地址: | 40276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玻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料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玻璃的取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是汉族传统工艺品之一,在常温下是一种透明的固体,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O·CaO·6SiO2,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以及通过特殊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
在生产玻璃的过程中,成型后的玻璃通常放置在玻璃架上,玻璃处于竖立的状态,另外,玻璃尺寸比较大,重量也大,通常要对其进行切割处理,目前主要是通过人工将玻璃抬至水平布置的送料滚轮上,然后滑动至切割设备中进行切割处理,上述通过人工转运玻璃的方法费时费力,而且转运的过程中玻璃容易滑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转运玻璃省时省力的用于玻璃的取料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用于玻璃的取料装置,包括底座、执行元件、取料架、吸盘和连杆,所述取料架一侧与底座铰接,取料架上设有呈阵列分布的吸盘;所述连杆中部铰接在底座上,连杆一端开设条形孔,并通过该条形孔与取料架铰接,所述执行元件的输出端可伸缩地与连杆另一端铰接。
本方案的原理及效果:未取玻璃时,取料架处于水平状态,并由底座支承。当需要取大块玻璃时,启动执行元件,由于执行元件的输出端可伸缩地与连杆另一端铰接,而连杆中部铰接在底座上,所以执行元件的输出端能带动连杆转动,由于连杆一端开设条形孔,并通过该条形孔与取料架铰接,连杆推动取料架转动,当取料架转动至取玻璃的位置后,取料架上的吸盘将大块玻璃吸取,随后执行元件带动连杆复位,将大块玻璃转运至水平状态的滚轮上。由此可见,本方案完全不需要人工进行转运,所以转运玻璃省时省力。
优化方案1,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控制取料架转动角度的行程开关,取料架上连接有碰撞行程开关的撞块。取料架转动时,撞块随之转动,当撞块碰撞底座上的行程开关时就停止,这样取料架每次转动的位置确定,取料的位置准确。
优化方案2,对基础方案、优化方案1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座上还连接有配合取料架的缓冲件。当执行元件带动取料架复位时,取料架会与底座发生碰撞,缓冲件能有效减小取料架与底座之间的撞击。
优化方案3,对基础方案、优化方案1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执行元件为液压缸。液压缸运行过程稳定,而且能够提供较大的伸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玻璃的取料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0、液压缸30、取料架20、吸盘21、缓冲件60、连杆40、条形孔41、撞块、行程开关51、撞块5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玻璃的取料装置,包括底座10、执行元件、取料架20、吸盘21和连杆40,执行元件可以是气缸、液压缸30。本实施例的执行元件选择液压缸30。液压缸30运行过程稳定,而且能够提供较大的伸缩力。取料架20一侧与底座10铰接,取料架20上设有呈阵列分布的30个吸盘21,上述这些吸盘21在取料架20上按3*10的矩形阵列排布;连杆40中部铰接在底座10上,连杆40一端开设条形孔41,并通过该条形孔41与取料架20铰接,液压缸30的输出端可伸缩地与连杆40另一端铰接。
底座10上安装有控制取料架20转动至与水平面成90°的行程开关51,取料架20上连接有碰撞行程开关51的撞块52。取料架20转动时,撞块52随之转动,当撞块52碰撞底座10上的行程开关51时就停止,这样取料架20每次转动的位置确定,取料的位置准确。
底座10上还用螺钉连接有配合取料架20的缓冲件60,其中缓冲件60可以是弹簧、板簧以及各种较软的垫子。本实施例的缓冲件60为橡胶板。当液压缸30带动取料架20复位时,取料架20会与底座10发生碰撞,橡胶板能有效减小取料架20与底座10之间的撞击。
具体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重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重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60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