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热炉复合式电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75427.1 | 申请日: | 2015-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1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 发明(设计)人: | 闫旻旻;霍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森源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1/10 | 分类号: | F27D11/10;H05B7/10 |
| 代理公司: | 银川长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4102 | 代理人: | 马长增;姚源 |
| 地址: | 753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式元件 复合式电极 电极 矿热炉 元件固定 贴附 焙烧 电极外表面 电源连接件 绝缘保护套 绝缘波纹管 矿热炉电极 矿热炉设备 把持装置 单独使用 电极周围 连接电源 连接件 螺旋状 夹持 探入 | ||
本发明属于矿热炉设备装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自焙电极的把持装置;矿热炉复合式电极装置,包括电源连接件、元件固定件、接触式元件和分片瓦元件,其中,接触式元件环状安装在电极周围并探入电极中,分片瓦元件与接触式元件数量相同,分布在接触式元件间隙中,与电极外表面贴附,每个接触式元件和分片瓦元件分别连接电源连接件,元件固定件为绝缘保护套,分片瓦元件外表面上安装有螺旋状的绝缘波纹管;本发明矿热炉复合式电极装置的有益效果:通过结合夹持方式工作的接触式元件和贴附方式工作的分片瓦式元件,使矿热炉电极自焙装置的焙烧效率适中,克服了单独使用接触式元件的电极过烧硬断问题和分片瓦元件的低效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热炉设备装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自焙电极的把持装置。
技术背景:
自焙电极的矿热炉是常用的冶炼生产装备,现有的矿热炉自焙电极把持、工作方式有两种。
其一为夹持方式工作的接触式元件,通过电源器件直接夹持接触式元件探入矿热炉电极中,该电极把持方式导电面积大,具有接触良好稳定,对自焙电极焙烧效率高的优点,但多数场合下其对电极的焙烧效率高于矿热炉消耗速度,需要额外使用供电限制装置控制焙烧效率,以防止电极过烧硬断,而供电限制装置与工艺需求的配合难度大,故障率较高。
其二为贴附方式工作的分片瓦式元件,通过导电瓦紧贴电极实现供电焙烧功能,该方式导电面积受限于电极直径和导电瓦高度,且环面接触效果不稳定,在大型设备上的应用存在焙烧效率低于工艺消耗速度的问题,因此适用工艺环境受限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矿热炉复合式电极装置发明目的: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型矿热炉自焙电极的把持、焙烧装置,降低工艺控制难度。
矿热炉复合式电极装置,包括电源连接件、元件固定件、接触式元件和分片瓦元件,其中,接触式元件环状安装在电极周围并探入电极中,分片瓦元件与接触式元件数量相同,分布在接触式元件间隙中,与电极外表面贴附,每个接触式元件和分片瓦元件分别连接电源连接件,元件固定件为绝缘保护套。分片瓦元件外表面上安装有螺旋状的绝缘波纹管,分片瓦元件通过绝缘波纹管和绝缘保护套压紧在电极表面上,每一片分片瓦元件可配用多个绝缘波纹管,防止分片瓦元件压紧力不均匀造成的刺火事故。推荐每一片分片瓦元件配两个绝缘波纹管,既可以有效均布压力又不会过多增加设备成本。
接触式元件为板状,于电极外段设置有通孔,并通过螺栓与电源连接件相连。
优选的,接触式元件、电源连接件和分片瓦元件为铜质。
优选的,分片瓦元件通过铜管与电源连接件连接。
优选的,每个分片瓦元件上端安装有分片瓦悬挂装置,该悬挂装置通过连接绝缘保护套实现分片瓦元件的垂直定位。
本设计还可包括绝缘波纹管防扭曲框架,该框架可沿绝缘波纹管螺旋形轴向伸缩。优选的,上述防扭曲框架为套筒轴,安装在绝缘波纹管螺旋形中心或外侧,两端分别与铜瓦和绝缘保护套连接。
安装在同一片分片瓦元件上的绝缘波纹管共用一个压力源,该压力源为气压缸或液压缸,该设计可保持铜瓦各处压力一致,防止翘料刺火事故。
本发明矿热炉复合式电极装置的有益效果:通过结合夹持方式工作的接触式元件和贴附方式工作的分片瓦式元件,使矿热炉电极自焙装置的焙烧效率适中,克服了单独使用接触式元件的电极过烧硬断问题和分片瓦元件的低效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矿热炉复合式电极装置具体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矿热炉复合式电极装置具体实施例铜板部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矿热炉复合式电极装置具体实施例铜瓦部分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森源重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夏森源重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54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