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旱季交替使用的硬化河道生态防护带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74927.3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5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艾海男;何强;徐警卫;张青;李莉;古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04 | 分类号: | E02B3/04;C02F9/02;A01G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唐开平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旱季 交替 使用 硬化 河道 生态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生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旱季交替使用的硬化河道生态防护带。
背景技术
河岸是河流—陆地生态系统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重要生态过渡区,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而且对于防治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目前城市中的河流大都采用两面光甚至三面光的处理措施,使得河流失去了生态功能,特别是雨水形成的径流污染直接从岸边进入河体造成污染。虽然,针对这种硬化河岸的改造有些采用在河岸上挂植物的方法,但是此种方法会使得雨水与植物接触时间过短达不到处理效果,而且日常维护也非常不方便。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河道壁上修建混凝土或者水泥构筑物,在其中栽种植物。但是这种方法不仅投资高,施工难度,日常维护不方便而且如果遭遇到较长旱期时,那么植物将会枯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雨、旱季交替使用的硬化河道生态防护带。它能够在雨季时上升至河岸,呈阶梯式排布,多级处理雨水径流;而在旱季时又能够下降至河床,整齐排布在河道边,一方面净化水体,另一方面保养植物,管理维护方便且还能带来一定的景观效果。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圆筒形钢轨、链条、第一链轮和梯形槽,圆筒形钢轨固定在河岸边,所述圆筒形钢轨一侧开有缝口且在坡度变缓处安装有第二链轮,链条穿过圆筒形钢轨内部的空心,且绕过固定在圆筒形钢轨顶端的第一链轮和下部的第二链轮,圆杆穿过梯形槽并经过圆筒形钢轨的缝口固定在链条上,圆杆与梯形槽两边通孔的配合间隙有塞垫封堵,梯形槽面向河流一侧开有出水孔,梯形槽与河岸接触一侧的上沿有弧边,梯形槽内下层填充细滤料、上层填充粗滤料,并培植有植物。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在雨季时,拉动链条,使多个梯形槽上升,呈阶梯状排布在河岸边,使雨水逐级流过多个梯形槽。梯形槽中的植被以及滤料能够使雨水得到净化。通过多级处理、净化之后,雨水形成的径流污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降低。而且通过拉升链条能够将梯形槽拉至河岸上,方便维护和管理。另外梯形槽与河岸接触的一侧的上沿有弧边,能将雨水引入进梯形槽,避免雨水顺着岸壁直接流入水体。旱季时,通过放下链条,利用轨道下部较缓的坡度能够使梯形槽挨个排布在岸边水面上,不仅梯形槽里面的植被及滤料能够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而且植物也不会因枯水而死,且还能够带来一定的景观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在雨季时调节梯形槽沿河岸阶梯式排布,多级处理雨水径流;旱季时,梯形槽能够整齐排布在河道的两边,既能净化水体,又能保养植物,还具有绿化美化河道的景观效果;且减小了施工难度,降低了工程造价,方便了维护和管理。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1、圆筒形钢轨;2、链条,3、第一链轮,4、圆杆,5、出水孔,6、梯形槽,7、细滤料,8、粗滤料,9、植物,10、弧边,11、塞垫,12、第二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有圆筒形钢轨1、链条2、第一链轮3和梯形槽6,圆筒形钢轨1固定在河岸边,所述圆筒形钢轨1一侧开有缝口且在坡度变缓处安装有第二链轮12,链条2穿过圆筒形钢轨内部的空心,且绕过固定在圆筒形钢轨顶端的第一链轮3和下部的第二链轮12,圆杆4穿过梯形槽6并经过圆筒形钢轨1的缝口固定在链条3上,圆杆4与梯形槽6两边通孔的配合间隙有塞垫11封堵,梯形槽面向河流一侧开有出水孔5,梯形槽与河岸接触一侧的上沿有弧边10,梯形槽6内下层填充细滤料7、上层填充粗滤料8,并培植有植物9。
圆杆4穿过梯形槽6固定在链条3上,链条2经过第二链轮12的变向之后,梯形槽6在重力作用下绕圆杆4转为竖直,梯形槽6沿河岸排布。塞垫11用于封堵梯形槽6内存储的水和滤料。
上述圆筒形钢轨1、链条2、链轮3、圆杆4、梯形槽6、塞垫11、链轮12都采用防腐蚀材料制作,能够经受雨水和河水浸泡。
本发明在雨季时能够大幅降低雨水径流造成的污染,而在旱季时又为河岸创造了一定的生态功能、景观效果,且施工难度小,降低了工程造价,方便了维护和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49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