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发动机油气分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74542.7 | 申请日: | 2015-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1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 发明(设计)人: | 葛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海县雄达模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 地址: | 3151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油气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分离器,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油气分离器是接在发动机曲轴箱通风阀旁边的,因为发动机工作时,气缸的窜气和机油蒸汽会产生压力,对发动机会造成损害,因此需要通过曲轴箱通风阀来使它产生真空,由于曲轴箱通风阀抽出来的气体中有大量机油蒸汽,所以油气分离器主要是把机油蒸汽分离为机油和蒸汽,使机油经底壳聚集后流回发动机里面重新利用,蒸汽流至发动机重新燃烧,防止直接进入大气,造成大气污染,据现有技术,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开了一种汽车柴油机的油气分离器,申请号为2010101663600,利用过滤装置进行油气分离然后排出或回收,但是单单靠过滤装置过滤,效率低,过滤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效率高过滤效果好的汽车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发动机油气分离器,它包括下空腔体和上壳体,所述的下空腔体侧面连接有用于供混合油气进入的进气管,所述的下空腔体底部设有出油管,所述的上壳体上设有出气管,所述的下空腔体内设有第一分离机构和第二分离机构,所述的第一分离机构包括用于导向的分离支架和与进气管连通的腔体,所述的腔体位于下空腔体上部,所述的分离支架上端密封固定在腔体上部的内壁上,所述的进气管与腔体的外圆周切向连接,所述的第二分离机构包括过滤支架和至少一个滤网,所述的过滤支架位于下空腔体下部,所述的滤网设在过滤支架内,所述的过滤支架内设有与上壳体连通的通道。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设置第一分离机构和第二分离机构,让混合油气依次经历分离和过滤,由于进气管与下空腔体的外圆周切向连接,混合油气先通过腔体螺旋运动进行分离,油会留在腔体的内壁上,大部分机油和汽分离开,剩下的混合油气经过过滤支架,由于过滤支架内设滤网,混合油气进行再一次分离,油留在滤网上,气顺着通道进入上壳体,最后通过出气管排出,混合油气经过分离和过滤,绝大部分的混合油气得到分离,效率高,过滤效果好,使汽车尽可能做到更环保、更节能,更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和保护环境。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离支架包括密封板和第一支脚,所述的密封板固定在下空腔体内,所述的密封板位于腔体的上方,保证混合油气不会回流。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气管的上表面与密封板的下表面平齐,使得混合油气更好地进入螺旋通道,不会产生回流,可靠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过滤支架包括第二支脚和两个挡板,所述的挡板分别固定在第二支脚的上下两端,所述的第一支脚卡接在第二支脚上端,所述的挡板上设有若干个过滤孔,所述的滤网位于两个挡板之间,结构简单,便于过滤,安装拆卸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挡板的形状与圆台侧面的形状一致,便于油气过滤和分离,以直角梯形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台.旋转轴叫做圆台的轴.直角梯形上、下底旋转所成的圆面称为圆台的上、下底面,另一腰旋转所成的曲面称为圆台的侧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位于上端的挡板的侧面切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远离位于下端的挡板的侧面切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从腔体留下来的混合油气在靠位于上端的挡板上进行过滤,角度大过滤时间长,过滤效果好,然后流到位于下端的挡板上,角度小,方便油很快流入出油管内,防止分离后的气把油带走,可靠性高,侧面切线应该为指向第二支脚轴线的切线,位于上端和下端指的是位于第二支脚的上端和下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空腔体近出油管的一端设有漏斗状腔体,所述的漏斗状腔体内部近下空腔体的一端设有台阶且位于下端的挡板抵靠在台阶上,漏斗状腔体方便分离后的油收集进入出油管,设台阶,保证挡板不会轻易移动,可靠性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滤网把第二支脚包覆在内,过滤效果好,效率高,一般的说一片滤网围成一个螺旋状,第二支脚被包覆在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道贯穿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结构简单,方便气进去上壳体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海县雄达模塑有限公司,未经宁海县雄达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45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