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打蜡供料挤出一体化喷头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74113.X | 申请日: | 2015-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8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太勇;孙建;李红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打蜡 供料 挤出 一体化 喷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三维打蜡供料挤出一体化喷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实现挤蜡功能的三维打印机喷头一般为螺杆式和气压式。螺杆式喷头的工作原理是:喷头内的螺杆与送料机构由可沿轴线方向旋转的同一步进电机驱动。螺杆挤压熔融状态的蜡,使得蜡在螺杆的挤压力下由喷嘴喷出。气压式喷头的工作原理是:将蜡加热到呈低粘度的熔融状态,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将熔融材料由喷头挤出。
因为蜡的熔点比较低,对熔融态蜡的温度控制要求较高,所以单独的送料机构给喷头传输熔融状态蜡的方案实现比较困难,温度控制的误差就会直接影响打印产品的精度,并且单独送料机构也会增加打印机的尺寸,造成用户使用上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三维打蜡供料挤出一体化喷头结构,该结构实现并优化了蜡的传输供料结构,使蜡的挤出更容易,能够提高三维打蜡机打印模型的精度。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维打蜡供料挤出一体化喷头结构,包括固定在移动滑块上表面上的输料筒,在所述移动滑块上设有与所述输料筒相互贯通的输料孔,在所述输料筒内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由电机驱动,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输料筒的顶部;所述螺杆穿装在所述移动滑块的输料孔内,在所述移动滑块的输料孔下方设有喷嘴,所述喷嘴固接在所述移动滑块的下表面上,在所述移动滑块的输料孔周围布设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插装在所述移动滑块内;在所述输料筒的一侧固装有倾斜设置的传料管,在所述传料管的顶部固装有放料斗。
所述螺杆的导程为14mm,外径为8.5mm,螺旋升角为17°40′;所述螺杆的三分之一安装在所述输料筒内,所述输料筒的内径是8mm;所述喷嘴的锥角为65°,所述喷嘴的出丝口直径为0.4mm。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与螺杆式和气压式喷头相比,本发明采用了供料和喷头挤出一体式结构,通过直接向放料斗中加入粒状的蜡料,蜡料由送料管送入输料筒,粒状的蜡料在螺杆的挤压和电热棒的加热作用下变成熔融态,并在螺杆的挤压力下由喷嘴挤出,实现层层打印。简化了三维打蜡打印机挤出蜡供料装置的结构,解决了熔融态蜡送料难的问题,提高了打印产品的精度。并且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图。
图中:1、放料斗,2、传料管,3、移动滑块,4、喷嘴,5、联轴器,6、输料筒,7、螺杆,8、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三维打蜡供料挤出一体化喷头结构,包括固定在移动滑块3上表面上的输料筒6,在所述移动滑块3上设有与所述输料筒6相互贯通的输料孔,在所述输料筒6内安装有螺杆7,所述螺杆7由电机8驱动,所述电机8固定在所述输料筒6的顶部,所述电机8与所述螺杆7采用联轴器5连接;所述螺杆7穿装在所述移动滑块的输料孔内,在所述移动滑块3的输料孔下方设有喷嘴4,所述喷嘴4固接在所述移动滑块3的下表面上,在所述移动滑块3的输料孔周围布设有加热棒(图中未示出),所述加热棒插装在所述移动滑块3内;在所述输料筒6的一侧固装有倾斜设置的传料管2,在所述传料管2的顶部固装有放料斗。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加工并且考虑螺杆对蜡料的挤压力,选取螺杆的导程为14mm,外径为8.5mm,螺旋升角为17°40′,螺杆的前三分之一段用来挤压未经加热的蜡料,后三分之二段用来挤压正在加热的蜡料;考虑到熔融蜡挤出时所受的阻力以及出丝直径对产品精度的影响,设计喷嘴锥角为65°,喷嘴出丝口的直径为0.4mm。
使用时,加入到放料斗内的蜡粒的直径不能大于8mm,否则就会造成堵塞。并且在放料的过程中要尤其注意防止杂物的进入,否则杂物就会通过传料管进入螺杆,造成喷头的震动、堵塞甚至会损坏螺杆。挤出熔融态蜡的量和速率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实现,电机转速的变化直接导致螺杆转速的变化,进而增加或降低流量的大小,满足不同打印速度的要求。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一)人工向放料斗1中加入直径不大于8mm的蜡料,蜡料通过传料管2进入输料筒6中。
二)螺杆7在电机8的驱动作用下旋转,在输料筒6中挤压蜡料,蜡料在螺杆的挤压力下随着螺杆的转动逐渐向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41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