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基板和包含其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73559.0 | 申请日: | 2015-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3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 发明(设计)人: | 虞晓江;杜海波;申智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G02F1/1339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72 | 代理人: | 张少辉,刘华联 |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包含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基板和包含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配向膜是液晶显示基板(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中的重要结构,并且其表面形成有取向结构(例如沿一定方向分布的沟槽),从而使与其接触的液晶分子发生所需要的取向。
现有的配向膜制备方法中包括:通过转印或者喷墨印刷的方法将配向液施加在基板母板上,然后在通过加热将配向液固化而形成配向膜。
但是在配向膜的制备过程中,当配向液被施加到基板母板上后,由于配向液的流动性和配向液的表面张力的影响,其遇到限定显示区的挡墙时,会发生回流现象。正因为配向液的回流使得配向液的边界有可能位于显示区域之内,在这种情况下,显示区的部分液晶会因为没有配向膜为其配向而导致漏光,从而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液晶显示基板和包含其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基板可有效控制配向液在挡墙附近的回流问题,保证配向膜的边界不会突出到显示区之内,并由此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液晶显示基板,包括:
基板母板,基板母板具有用于进行显示的显示区,
设置在基板母板的显示区外围的挡墙,
设置在基板母板上并处于挡墙的内侧的配向膜,
其中,挡墙包括挡墙主体和设置在挡墙主体的内侧的防回流件,防回流件在挡墙主体的纵向延伸方向上间隔式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回流件的内侧的截面面积大于外侧的截面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回流件构造为梯形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回流件包括与挡墙主体的纵向平行的第一条状部和与第一条状部固定连接并由内侧向外侧延伸的第二条状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条状部位于第一条状部的中心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防回流件的面对于挡墙主体的内侧的至少一面上设置有粗糙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回流件的内侧端面在挡墙主体的纵向上的尺寸为1-20微米,并且相邻的两个防回流件的内侧端面在挡墙主体的纵向上的间隔尺寸为1-15微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回流件与挡墙主体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挡墙主体的纵向上,防回流件均匀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的液晶显示基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防回流件,在制备配向膜过程中,当配向液穿过防回流件之间的间隙流动到挡墙主体后,由于设置有防回流件,配向液不太容易再向内侧移动,以使得配向液的边界始终位于显示区之外。由此,防回流件能阻止配向液的回流,降低或避免了液晶显示装置漏光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基板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显示了来自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显示了来自图1的B处放大图;
图4显示了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显示了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显示了第四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挡墙的局部放大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基板20的结构。如图1、2所示,液晶显示基板20包括基板母板1、挡墙2、配向膜3和液晶4。其中,基板母板1具有用于进行显示的显示区5(边界由断续的粗线表示)。显示区5是液晶显示基板20在组装为液晶显示装置后,液晶显示基板20上能被用户看到的,用于进行显示的区域。挡墙2设置在显示区5的外围,并由基板母板1上突出。也就是在非显示区,挡墙2用于控制配向膜3和液晶4的边界,满足液晶显示基板20的显示需要。配向膜3设置在挡墙2所围成的区域内,以为液晶4配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3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