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73427.8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7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乾;黄亚玲;赵玉峰;张乃风;杜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4 | 分类号: | H02J7/0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充电 方法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流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为移动终端内部的电池进行快速充电的方法以及基于所述充电方法设计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便携式移动终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引领半导体产业前进的主导力量。目前的便携式移动终端大多采用可充电电池为产品内部的系统电路供电。随着便携式产品所支持的功能日渐繁多,其系统电路的耗电量也随之增大,在电池容量有限的情况下,产品充电后的续航时间逐渐缩短,导致充电操作变得越来越频繁。
目前,广泛采用的电池充电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常规的电源适配器(充电器)为电池充电,即标准DCP充电方式,这种常规电源适配器一般仅支持5V/9V/12V等固定电压输出,输出电压的选择性相对较小,充电时间较长,例如一块手机电池从耗尽到充满电所需的时间一般在3-4小时;另一种是利用主机(例如计算机等)为电池充电,即SDP充电方式,这种充电方式,由于通过主机输出的充电电压恒定,且充电电流较小,因此需要比标准DCP充电方式更长的充电时间。较长的充电时间严重影响着用户对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日常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充电方法,采用跟随电池的电芯电压变化动态地调整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电压的方式,对移动终端内部的电池进行大电流稳定直充,从而实现了充电速度的大幅提升,显著缩短了充电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快速充电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检测其电池电压;若电池电压在预设的直充阈值的范围[S1,S2]内,则根据所述电池电压以及所述电池支持的最大端子电压,并结合充电线上的电阻阻值、移动终端的电路板上的电阻阻值和电池内阻中的至少一个,计算出目标充电电压值Vout,发送至可直充电源适配器;移动终端将接收到的可直充电源适配器输出的充电电压传输至电池,对所述电池进行直充;其中,所述充电电压为可直充电源适配器根据接收到的目标充电电压值Vout调节输出的目标充电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目标充电电压值Vout可以根据目标充电电流值Itarg结合充电线上的电阻阻值、移动终端的电路板上的电阻阻值以及电池内阻确定;所述目标充电电流值Itarg可以根据充电电流最大值Imax确定;所述充电电流最大值Imax可以根据所述电池支持的最大端子电压以及电池内阻确定。
为了克服因电池内阻、线上阻抗可能随着温度、老化等因素发生变化所导致的实际充电电流Ichg偏离目标充电电流值较多的情况,以便于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提升充电电流,进一步加快充电速度,本发明的快速充电方法还包括:移动终端检测其接收到的实际充电电流Ichg;若所述实际充电电流Ichg小于所述目标充电电流值Itarg;则上调目标充电电压值Vout,并发送至可直充电源适配器;其中,上调增量是一个预设的值ΔV。
为了保证充电安全,所述快速充电方法还包括:移动终端检测其接收到的实际充电电流Ichg;若所述实际充电电流Ichg与目标充电电流值Itarg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一个预设值Ie,所述Ie表征实际充电电流值与目标充电电流值的可控差异范围,则停止对电池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快速充电方法还包括:移动终端检测其接收到的实际充电电流Ichg;若所述实际充电电流Ichg大于所述充电电流最大值Imax,则停止对电池充电。
优选的,所述电池电压为电池的电芯电压Vbat_real,所述Vout、Itarg和Imax优选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生成:
Vout=Vbat_real+Itarg*(Rline+Rboard+Rbat),
Itarg=Imax-Δ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34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