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汽提法处理合成氨变换工序含硫含氨污水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73186.7 | 申请日: | 2015-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6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 发明(设计)人: | 何家利;董华林;邓海;陈伟;陈铭;娄伦武;马礼平;郭端华;冯光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赤天化桐梓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0 | 分类号: | C02F1/10;C02F1/20;C02F103/34 |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武晓丽 |
| 地址: | 563200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提法 处理 合成氨 变换 工序 含硫含氨 污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及资源回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汽提法处理合成氨变换工序含硫含氨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很多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含硫含氨污水。污水中的硫化物有毒性、腐蚀性,并且有臭味,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国内外含硫含氨污水处理技术日臻成熟,常见的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化法,其中物理法中的水蒸气汽提法因效果明显、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汽提法主要包括双塔汽提和单塔汽提两种工艺,在含硫含氨污水的处理中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主要应用于炼油、石化等污水量较大的行业,未见将汽提法应用于处理合成氨变换工序含硫含氨污水的报道。
双塔汽提:含硫含氨污水双塔汽提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含硫含氨污水分两路进入酸性气汽提塔,一路作为热进料进入汽提塔的中上部,而另一路作为冷进料进入汽提塔的上部,酸性气汽提塔的热源用再沸器或直补蒸汽提供,塔顶采出的包括H2S、CO2和少量水蒸气等组分的酸性气体进入硫回收装置;酸性气汽提塔塔底净化水进入氨汽提塔的上部,氨汽提塔的热源由再沸器或直补蒸汽提供,含氨蒸汽由塔顶排出,经冷却分离后的氨气配制氨水或进一步精制后制成液氨,净化水从塔底排出装置。较单塔汽提工艺而言,双塔汽提虽然流程较为复杂、投资较大,但是双塔汽提具有流程灵活、操作平稳、适应性强等特点。同时,双塔汽提避免了单塔汽提侧线抽出气氨浓度低、H2S含量高的缺点。
单塔汽提:含硫含氨污水单塔汽提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单塔汽提实质上是把双塔汽提流程中的氨汽提塔和酸性气汽提塔重叠在一个塔内,利用H2S和CO2的相对挥发度高于氨的特性,先将污水中的H2S和CO2从汽提塔塔顶汽提出去,再通过控制适宜的塔体温度分布,在塔体中部形成一个NH3的高浓度区,即nNH3/nH2S+CO2>10的区域,通过侧线抽出,经过变温变压三级分凝获得较高纯度的氨气,塔底得到NH3—N含量低于50mg/L、H2S含量低于10mg/L的净化水。汽提塔主要采用侧线抽氨技术,以达到同时除去酸性气体(H2S、CO2等)和NH3的目的。进料污水分为冷进料和热进料分别从塔顶和塔中上部进入塔内,其中冷进料被冷却器冷却至35~40℃,加入到汽提塔上部;热进料需要自塔釜采出物流、侧线采出物流共3次换热至140~150℃后进入汽提塔中部。经过再沸器或者直补蒸汽加热,H2S和NH3汽化上升,经过塔盘和塔顶进来的冷进料接触,传质传热,塔顶采出的包括H2S、CO2和少量水蒸气等组分的酸性气体进入硫回收装置。氨气上升遇到冷进料被溶解下来,下降后又遇高温汽化上升,因此大量NH3在塔内循环,在塔的中部形成NH3高浓度区,因此从侧线可以抽出浓度很高的氨。塔釜由再沸器或直补蒸汽加热至160~165℃。较双塔汽提工艺而言,单塔汽提具有流程简单、投资少、能耗低、可同时回收氨和H2S等酸性物质、操作平稳且灵活等优点,适用于处理中等浓度的含硫含氨污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汽提法处理合成氨变换工序含硫含氨污水的方法, 脱硫率高、氨回收率高,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含硫含氨污水与来自汽提塔塔底的净化水在进料换热器中换热温度升至60-88℃后进入汽提塔中上部,换热后净化水由净化水泵加压送走,汽提塔塔顶的酸性气体送往硫回收装置, 蒸汽为汽提塔提供热量,在进入进料换热器前对含硫含氨污水进行加酸;汽提塔塔顶用脱盐水进行洗涤;汽提塔塔顶温度为45-58.5℃,汽提塔塔底温度为110-122℃。
上述的为汽提塔提供热量的蒸汽压力为0.5MPa。
前述的含硫含氨污水进行加酸后,污水pH值≤5。
前述的净化水由净化水泵加压送走后,用于氨法脱硫生产硫酸铵或者用于制水煤浆或者再次进行污水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赤天化桐梓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赤天化桐梓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31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紫外线抑菌方法及净化直饮水抑菌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阻力的叠片式水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