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装置自动校正闪烁的防呆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72844.0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6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项俊龙;吴常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00 | 分类号: | G09G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31282 | 代理人: | 臧云霄,钟宗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自动 校正 闪烁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显示装置自动校正闪烁的防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检测步骤:向待测显示装置提供闪烁检测画面,并向所述显示装置的公共电极周期循环地施加控制电压,检测获得相应的闪烁值,其中每个循环周期内向所述显示装置的公共电极施加不同幅值的多个控制电压;
判断步骤:判断多个循环周期内所述控制电压对应的闪烁值的变化是否满足预设阈值,若不满足则执行防呆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自动校正闪烁的防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步骤包括:
不同循环周期内的相同控制电压对应的闪烁值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阈值,若为否,则启动执行防呆操作;
以及同一循环周期内的不同控制电压对应的闪烁值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为否,则启动执行防呆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自动校正闪烁的防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循环周期包括至少两个循环周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自动校正闪烁的防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循环周期包括多个连续的循环周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自动校正闪烁的防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烁检测画面是明暗间隔循环的画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自动校正闪烁的防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在所述检测步骤中获得的所述待测显示装置的公共电极的控制电压与相应的闪烁值,至少选取不同幅值的第一控制电压、第二控制电压及其相应的闪烁值,来进行所述判断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自动校正闪烁的防呆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循环周期内的第一控制电压具有相同的第一幅值,不同循环周期内的第二控制电压具有相同的第二幅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自动校正闪烁的防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控制电压的电压值符合递增或递减的连续等差数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自动校正闪烁的防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步骤中的所述第一控制电压所对应的闪烁值小于所述第二控制电压所对应的闪烁值,第一控制电压和所有所述闪烁值中的最小值所对应的幅值之间至多间隔有所述检测步骤中的3个控制电压。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自动校正闪烁的防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步骤中的第一控制电压和第二控制电压之间至少间隔有所述检测步骤中的20个控制电压。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自动校正闪烁的防呆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循环周期中的第一控制电压对应的闪烁值与其他循环周期中每一个第一控制电压对应的闪烁值的差的绝对值都小于等于第一分贝阈值,所述第一分贝阈值小于等于5分贝;
一个循环周期中的第二控制电压对应的闪烁值与其他闪烁周期中每一个第二控制电压对应的闪烁值的差的绝对值都小于等于第二分贝阈值,所述第二分贝阈值小于等于5分贝;
每个循环周期中的第一控制电压对应的闪烁值与第二控制电压对应的闪烁值的差的绝对值都大于第三分贝阈值,所述第三分贝阈值大于等于20分贝。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自动校正闪烁的防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获得相应的闪烁值包括:
利用一光电传感器扫描所述显示装置,将所述显示装置的亮度转换成电压信号,获得所述显示装置的模拟亮度波形信号;
接收所述光电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亮度波形信号,并转换成数字亮度波形信号;
对所述数字亮度波形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得预设频率波的幅值;以及
通过所述预设频率波的幅值,获得所述显示装置的闪烁值。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自动校正闪烁的防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频率为所述显示装置当前公共电极信号的切换频率。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自动校正闪烁的防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是有效工作范围大于等于100厘米的高灵敏度光电传感器;
或者,所述光电传感器是有效工作范围小于等于15厘米的低灵敏度光电传感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自动校正闪烁的防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操作包括显示报警信息和/或停止执行当前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28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阵列检测可靠性判断方法、有机发光背板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带刻度尺的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