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软件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72157.9 | 申请日: | 2015-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8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姚奕;任正平;黄松;洪宇;郑长友;胡斌;饶莉萍;蒋园园;刘艳云;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 地址: | 210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复杂 网络 理论 软件 测试 生成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软件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针对被测软件,基于类层次网络模型,构建出类层次的软件网络,并提取软件网络的特征参数;
(2)对步骤(1)提取的软件网络的特征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特征参数的权重;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利用根据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到的权重,计算各节点的关键性取值并进行排序;
(3)根据步骤(2)得到的各节点的排序,将各节点的点权设置为关键性取值,计算软件网络的关键路径,则每条关键路径就对应一个软件测试用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杂网络理论软件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基于类层次网络模型,对被测软件的源代码进行分析,统计出类名和类间依赖关系,其中类名即为类层次网络模型的节点,类间依赖关系即为类层次网络模型的有向边;随后将类名和类间依赖关系这些原始数据进行转化,得到用于生成软件网络的邻接矩阵;再利用网络图形化工具对该矩阵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直观可视的软件有向网络;之后,计算网络特征参数,得到步骤(2)中关键节点识别所需的所有特征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复杂网络理论软件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特征参数包括统计度和度分布、接近度、偏心度、最大邻居连通度、最大邻居连通密度、平均路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基于复杂网络理论软件测试用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软件网络的特征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的过程为;
假设待分析的样本数为n,即网络节点数为n;每个样本包含q个网络特征参数,r表示网络特征参数的具体值,那么关键节点识别算法的原始数据集合则采用矩阵R来表示,为
得到归一化后的矩阵R',为
其中归一化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21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件的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可监护智能终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