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邻苯类医用PVC粒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71864.6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1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盛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亚邦天龙医用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K5/1515;C08K5/11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静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邻苯类 医用 pvc 粒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非邻苯类医用PVC粒料。
背景技术
由于制造的方便性,以及与静脉注射液和血液之间良好的相容性,聚氯乙烯(PVC)在医疗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据统计,PVC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医用塑料。为增加PVC的弹性,通常所使用的PVC类产品中都含有目前最经济有效且广泛使用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增塑剂或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自从1950年将此类增塑剂投放到医药应用领域中以后,DOP与DINP增塑剂就成为多种医疗设备中主要使用的增塑剂,替代天然橡胶和玻璃在医疗设备中的使用。
近年来,社会对含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人体安全性产生质疑。发达国家已开始逐步在医用上减少使用含DOP增塑剂的PVC。有报道称,目前发达国家每年正以15%~17%的速度淘汰医用PVC。这一争议推动了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类PVC或可替代PVC材料,如以PE及PU为基础的创新方案的活跃发展。但PVC在非侵入性的医用塑料产品及标准的医药包装用途上,仍占有重要的位置。
随着国内外对医疗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的PVC受到发达国家以及中国一线城市的欢迎。国外如日本已开始禁用含邻苯二甲酸酯PVC在医疗上的应用。中国目前仍沿用1995年颁布的国标《GB15593-1995-输血(液)器具用软聚氯乙烯塑料15593-1995》,其中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没有严格的限制。不过,行业内一些领先企业已开始向相关单位反应,倡导使用非邻苯二甲酸酯类PVC。
发明内容
一种非邻苯类医用PVC粒料,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由下列组分组成:
其中,所述的增塑剂为环氧大豆油酸丁酯、己二酸二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稳定剂为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
所述的润滑剂为氧化聚乙烯蜡。
所述的抗氧剂为IrganoxB。
一种非邻苯类医用PVC粒料,其制备方法为:
在高混机中投入PVC粉,然后加入增塑剂搅拌10min,待PVC将增塑剂基本吸收后,加入稳定剂,靠摩擦热使料温升到90℃左右,再加入润滑剂、抗氧剂,料温升至105℃时,将料卸到冷却混合机中降温,至50℃以下时出料;将高混机PVC物料投入螺旋上料机料斗后,经螺旋上料机将粉状物料投入单螺杆挤出机,控制挤出机温度为140-150℃的状态下完成塑化混炼、充分分散均匀后;在温度降至120-130℃下完成挤出造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制备出的粒料具有毒性低,挥发性低,受热变色小,耐水耐油,耐迁移性好,良好的低温柔软性和耐光性,有着广泛的用途。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非邻苯类医用PVC粒料,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由下列组分组成:
其中,所述的增塑剂为环氧大豆油酸丁酯。
所述的稳定剂为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
所述的润滑剂为氧化聚乙烯蜡。
所述的抗氧剂为IrganoxB。
一种非邻苯类医用PVC粒料,其制备方法为:
在高混机中投入PVC粉,然后加入增塑剂搅拌10min,待PVC将增塑剂基本吸收后,加入稳定剂,靠摩擦热使料温升到90℃左右,再加入润滑剂、抗氧剂,料温升至105℃时,将料卸到冷却混合机中降温,至50℃以下时出料;将高混机PVC物料投入螺旋上料机料斗后,经螺旋上料机将粉状物料投入单螺杆挤出机,控制挤出机温度为140℃的状态下完成塑化混炼、充分分散均匀后;在温度降至120℃下完成挤出造粒。
实施例2
一种非邻苯类医用PVC粒料,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由下列组分组成:
其中,所述的增塑剂为己二酸二辛酯。
所述的稳定剂为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
所述的润滑剂为氧化聚乙烯蜡。
所述的抗氧剂为IrganoxB。
一种非邻苯类医用PVC粒料,其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亚邦天龙医用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亚邦天龙医用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18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