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葫芦丝粘接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70279.4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3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倩绮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宏弘韵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4/04 | 分类号: | C09J4/04;C09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8400 云南省德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葫芦丝 粘接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水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葫芦丝粘接剂。
背景技术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喜爱。传统葫芦丝属簧管类乐器,其结构由一个葫芦和两根(或三根)竹管组成,葫芦上端为吹嘴,下端与葫芦连接的三根竹管为音管,其中,中间一根较粗较长的竹管为主音管,主音管正面有六个音孔(按音孔),背面上端有一个音孔为第七按音孔,下端有一个泛音孔(出音孔)和两个穿绳孔.主音管顶端装有金属簧片,插入葫芦,其尾端装有软塞子。副主音管无按音孔,因此装有簧片的副音管一端插入葫芦主音管左或右两侧,在葫芦丝吹奏时,如将副音管底端软塞取出,装有簧片的副管音就与主管音一同响起,但副管音只能发一个音。现常用的葫芦丝有C调、小F调,小D调、降B调、A调、F调、G调、E调、大D调等几种。
目前全国葫芦丝的生产量很大,在千万支以上,学习葫芦丝的大部分人是老年和孩子,一款安全可靠的葫芦丝粘接剂显得尤为重要,最大程度地保证人身的安全性;另外,葫芦丝属随身携带乐器,使用频次很高,与人口接触,簧片和粘接面长期受到唾液的侵蚀和氧化,容易导致粘接效果减退甚至散失,新专利就是要解决快速固定粘接、抗氧化和耐酸碱,在粘接方面能够迅速快捷粘接,且有稳定的粘接效果,抗氧化、耐酸碱。好的粘固作用,还需要顾及外观效果,最好无粘接痕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葫芦丝粘接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葫芦丝粘接剂,由下列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502胶1~3份和粘得牢5~6份。
本发明中,502的作用是固定葫芦和竹筒或吹嘴,粘得牢的作用防止漏气和使用时口水进入葫芦内,腐蚀葫芦内胆。
发明中,502和粘得牢均为市面上在售产品,生产厂家之间的产品对本发明不存在差异现象。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产品粘接速度快,粘接牢固,常温下即可达到硬化效果,无需加热即可使用,而且具有很好的防腐蚀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葫芦丝粘接剂,由下列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502胶1份和粘得牢5份。
本发明产品的适用方法是将二者混合后直接适用。
实施例2
一种葫芦丝粘接剂,由下列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502胶2份和粘得牢6份。
本发明产品的适用方法是将二者混合后直接适用。
实施例3
一种葫芦丝粘接剂,由下列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502胶3份和粘得牢6份。
本发明产品的适用方法是将二者混合后直接适用。
实施例4
一种葫芦丝粘接剂,由下列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502胶3份和粘得牢5份。
本发明产品的适用方法是将二者混合后直接适用。
实施例5
一种葫芦丝粘接剂,由下列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502胶2份和粘得牢5份。
本发明产品的适用方法是将二者混合后直接适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宏弘韵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德宏弘韵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02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