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分解甲醛的伞布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68675.3 | 申请日: | 2015-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7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寄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坤孚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1F6/92;D01F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分解 甲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分解甲醛的伞布,可以用于或窗帘。
【背景技术】
面料在树酯整理的过程中都要涉及甲醛的使用。面料生产,为了达到防皱、防缩、阻燃等作用,或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或为了改善手感,就需在助剂中添加甲醛。用甲醛印染助剂比较多的是纯棉纺织品,因为纯棉纺织品容易起皱,使用含甲醛的助剂能提高棉布的硬挺度。含有甲醛的纺织品,在人们穿着和使用过程中,会逐渐释出游离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还会对眼睛产生刺激。甲醛能引发过敏,还可诱发癌症。厂家使用含甲醛的染色助剂,特别是一些生产厂为降低成本,使用甲醛含量极高的廉价助剂,对人体十分有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分解甲醛的伞布,采用甲醛复合技术将TiO2与有蜂窝状微孔结构的聚酯改性切片完全结合,制成蜂窝光触媒纤维,具有很强的去甲醛效果。
本发明所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分解甲醛的伞,采用甲醛复合技术将TiO2与有蜂窝状微孔结构的聚酯改性切片完全结合,微孔结构聚酯改性光纤维,采用以下工艺制作,
一、织造,织造经线采用50D涤纶网络丝,纬线100%微孔结构聚酯改性光纤维,经向三穿入,车速430/min;
二、染色,不能在强酸或者强碱中染色,最优为PH:9-10,染色后整过程中温度不能急升或者急降,染色温度为120摄氏度,使用阳离子常温常压染色,定型温度为165-185摄氏度,不能使用任何柔软剂,一次性染色不能放任何液碱;
三、涂层,100摄氏度轻轧压花,防水层采用防水剂和液碱,调整PH:7,涂层上胶为,140摄氏度上AC胶。
所产生分解甲醛原理是,光致电子(e-)和空穴(h+)的形成,
TiO2+hv→e-+h+…(1)
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离子自由基(.O2-)的生成,
O2+e-→.O2-…(2)
H2O+h+→.OH+h+…(3)
由.O2-形成H2O2,
.O2+H+→.HO2…(4)
.HO2+.HO2→H2O2+O2…(5)
.O2-+.HO2→HO2+O2…(6)
HO2+H+→H2O2…(7)
.OH和.O2-也可以通过H2O2形成,
H2O2+e-→.OH+OH-…(8)
H2O2+.O2-→.OH+OH-+O2…(9)
H2O2+hv→2.OH…(10)
H2O2→.O2-+2H…(11)
.OH和.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将甲醛分解成H2O和CO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用甲醛复合技术将TiO2与有蜂窝状微孔结构的聚酯改性切片完全结合,微孔结构聚酯改性光纤维,生成.OH和.O2-将甲醛分解。
为使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技术内容,详见本发明实施方式,然而所附实施例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是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种可分解甲醛的伞,采用甲醛复合技术将TiO2与有蜂窝状微孔结构的聚酯改性切片完全结合,微孔结构聚酯改性光纤维,采用以下工艺制作,
四、织造,织造经线采用50D涤纶网络丝,纬线100%微孔结构聚酯改性光纤维,经向三穿入,车速4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坤孚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坤孚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86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色纺DTY与竹节纱交织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纺织拉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