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束固定装置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68343.5 | 申请日: | 2015-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9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明;章剑兵;刘有志;李青龙;李娟;周积茂;张静;朱伟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张春雨;逢京喜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装置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固定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中的线束数量众多,且这些线束的布置环境比较多样,随着电气系统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线束的固定方式也需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差异化设计,以满足其可靠性要求。
如图1所示,传统技术中的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卡扣11以及与卡扣11固定连接的扎带12,卡扣11包括压紧脚111、卡扣主体112和卡脚113,三者固定连接。压紧脚111压在固定基础(例如钣金件)的一侧表面上,卡扣主体112和卡脚113穿过固定基础上的孔,卡脚113压在固定基础的另一侧表面上。通过压紧脚111和卡脚113向固定基础施加的作用力,使得该线束固定装置相对于固定基础固定,进而保证线束的固定。
然而,由于汽车行驶时存在较大的振动,而为了保证卡扣11的安装便利性,压紧脚111本身具有一定的柔性,在上述振动作用下,压紧脚111与固定基础之间的压力将变小,导致两者之间出现间隙,使得线束固定装置相对于固定基础出现抖动。另外,在前述振动环境下,一旦压紧脚111与固定基础之间出现间隙,将导致卡扣主体112相对于固定基础转动,最终带动线束转动,造成线束的位置发生变化,因此,线束的固定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固定装置,该线束固定装置相对于固定基础不容易出现抖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扎带,所述底座的一侧具有用于与固定基础固定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能够与螺纹紧固件配合,所述底座的另一侧为扎带连接侧,所述扎带连接侧上具有线束支撑面以及供所述扎带穿过的通过孔。
优选地,在上述线束固定装置中,所述通过孔包括开设于所述底座的一侧边缘处的第一开口孔以及开设于所述底座中部的限位孔,所述第一开口孔贯穿至所述线束支撑面处,所述限位孔形成于所述线束支撑面的背侧,所述第一开口孔与所述限位孔相连通。
优选地,在上述线束固定装置中,所述通过孔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边缘处的第二开口孔,所述第二开口孔贯穿至所述线束支撑面处,所述第二开口孔通过所述限位孔与所述第一开口孔连通。
优选地,在上述线束固定装置中,所述底座上与所述线束支撑面相对的一侧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处具有扎带导向凸部,所述扎带导向凸部上具有扎带导向面,所述扎带导向面与所述限位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扎带通过空间。
优选地,在上述线束固定装置中,还包括垫圈,所述固定孔开设于所述垫圈上,所述垫圈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在上述线束固定装置中,所述底座上具有阶梯孔,所述垫圈上具有阶梯固定部,所述阶梯固定部与所述阶梯孔相抵接。
优选地,在上述线束固定装置中,所述阶梯孔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孔径,所述第二孔的孔壁上具有紧固筋,所述紧固筋相对于所述第二孔的孔壁突出。
优选地,在上述线束固定装置中,所述线束支撑面上具有能够与线束接触的防滑筋,所述防滑筋相对于所述线束支撑面突出。
优选地,在上述线束固定装置中,所述线束支撑面上与所述扎带相对的位置为扎带作用面,所述防滑筋设置于所述线束支撑面上除去所述扎带作用面的位置处。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线束固定装置中,底座上设置固定孔,该固定孔与螺纹紧固件配合,即可通过螺纹紧固件实现整个线束固定装置的固定。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内容,上述线束固定装置与固定基础之间不容易出现间隙,因此,线束固定装置不容易因汽车行驶时的振动而产生抖动。另外,线束固定装置与固定基础之间不容易出现间隙,也就保证了线束固定装置相对于固定基础的位置,继而保证线束的位置不容易出现变化,使得线束的固定可靠性较高。
由于上述线束固定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线束固定装置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传统技术中的线束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固定装置与波纹管的配合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83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吸盘的固定装置





